老了仍單身怎麼辦?日本為你提出了這個暖心的生活模式...


【G點電視綜合報導】不少國家都面對人口老化的問題,如何照料老人的日常起居成為了一項逼切的社會議題。日本是世界上人口老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學者推測日本廿年後將有超過一半人口是老人。有見及此,日本人推出「共居」(Co-housing)概念,這個概念亦改變了大眾對「家庭」 的定義。

面對人口老化問題,不少國家提倡「Active aging」這個概念,意即讓老人保持身心活躍和有價值感。日本人把這種概念融入社區當中,衍生出強調共享生活及個人空間兼備的「共居」(Co-housing)概念,繼而發展出跨世代融合的混齡居住模式。

日本各城市都有混齡居住的共居住宅(Collective Houses)。共居住宅的住戶有獨立臥房,需與其他全戶共享廚房、餐廳、洗衣等公共空間。東京多摩市的聖蹟共居住宅共有28人住在一起,採用輪班制輪流打掃清潔公共空間和修剪花園。他們每周都會有一到二次的共餐時間,藉此維繫彼此的情感。住戶間互相照顧,比鄰居更為親密,因此這種居住模式被稱為「鄰居以上,家人未滿」。住在共居住宅內的老人不但會得到關心照顧,而且也可以從鄰居,特別是小孩身上得到活力。共居住宅的社區環境相對較為安全,住戶間也彼此信任,因此父母偶爾會把孩子交給鄰居照顧,解決孩子獨留家中的問題。

共居住宅概念源於1960年代的丹麥、瑞典與荷蘭,當時一群年輕專業人士為追求城市以外的生活而聚居一處,並分擔各家庭的育兒需要。後來,高齡化社會來臨,共居住宅成為新時代的複合式福利設施的新選擇 — 即使好朋友年紀大了,大家也可以住在一起共同找看護。兩年前,香港也有五個家庭在長洲合租村屋,資源共享,實踐共居概念。時下共居住宅跨世代融合的混齡居住模式,不但讓老人更易融入社區,而且讓老人活得更人性化,有助延長健康壽命。

現代社會的家庭觀一般是以異性婚姻和血緣關係來連繫,並以此連繫居住在一起,互相依靠。然而,這種家庭觀某程度上是將異性婚姻和血緣以外的人際關係切斷,除了令喪偶或無後的人士失去依靠,亦孤立了以單身或非異性戀模式生活的人。日本的「共居」概念以至台灣倡議的多元成家草案,其實正正是擴闊家庭的定義,將人與人之間的多元關係再次連接,增加了人生的各種可能性。

資料整理:Christy(女同學社 x G點電視義工)
編輯:Mo(女同學社 x G點電視義工)

延伸閱讀:
印尼跨性別老年人的家園
東京澀谷首發同性伴侶證書忠犬八公同慶
三個Gay組成一個家準備當爸爸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