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舍日誌(38):風箏

感恩成長印記 於 30/12/2016 發表 收藏文章
聽說古時人們會帶小孩子去放風箏,寄望孩子志向遠大,但不論往哪兒闖,仍然知道倦了有個家在等他。

手中的線不放出去,風箏便飛不高,當然還要懂得配合風。如果線斷了,風箏像是失去目標,最終必然跌下來。

家舍的宿生都經歷過傷痛,缺乏安全感,不敢把線放出去,一時飛不起來。但不代表永遠是這樣。

以前家舍的制度,社工和宿生一起生活,宿生事無大小,都可找社工聊。這種苦差,只有初出道的社工肯做。毫無準備下突然多了十幾個女兒,怎樣招架得住?但雖然家舍不時亂七八糟的,宿生卻是很滿足。家舍很多事情,沒有標準的處理方法,但重要的是,起碼有人陪她們走過這一段路。

現在的制度,社工整天躲在辦公室處理文件,報告寫得好,才可以有更多捐款,搞一些華而不實的活動。社工準時上下班,宿生難得見上一面,除非是闖禍了。

闖禍了,就要受罰。不怕受罰的,大可繼續闖禍。

或許,到我們真正懂得欣賞孩子的時候,他們就會相信,自己終會有勇氣和能力把風箏放上天。
標籤: 家舍  散文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