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恨失「君雅」:(無線前新聞女主播利君雅)

香港情未了 於 16/04/2016 發表 收藏文章
利君雅已離開無線轉投明報,不靠臉孔及口才,卻以中文文筆取勝,真厲害!
近來,關於南亞裔假難民,以及相關的負面報道,無日無之。這,令人格外懷念無線前新聞女主播利君雅!
利君雅的表現甚有大將之風
利君雅一向甚有觀眾緣,亦是不少學生的至愛。利君雅是新聞界少數巴基斯坦(南亞)裔的新聞女記者及主播,能說得一口純正廣東話,報道新聞時表現沉著淡定。這,都是她的成功之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QOeT2SxVj0
我相信利君雅到明報去是因為希望人們多留意她的文筆
利君雅在新聞報道的出現,也見證了香港南亞族裔成功的好例子!廣東話尚且難學,中文字也難寫,但利君雅一一克服,女兒當自强!
香港,是華洋雜處之地,也是中西文化文流薈萃的好地方。只要你有本事,不論種族、膚色、宗教等等,都能在此地立足。
其實,不少傳媒公司都對她的去向甚有興趣,但她最終決定轉投紙媒,去《明報》當記者。不靠美麗臉孔及流利廣東話的口才,卻以中文文字的報道實力取勝,利君雅,你好嘢!

此情可待成追憶,但她也成就了小說及電影(The Devil Wears Prada, 2003)中Andrea Sachs的真實版本
曾被網民戲稱為港姐冠軍陳凱琳「失散姊妹」的利君雅,前幾天就在《明報》發表了一篇題為《中學生繪畫賽 灰意瀰漫專家:灰唔緊要 要正視他們能否找出「解藥」》,文筆流暢,書面語及報道口語也取得平衡。
試看利君雅報道的首段:

【明報專訊】(2016-04-11)畫紙上的學生變成馬臉人,比喻每場考試均如「跑馬仔」。中學生透過畫作表達從小競爭的苦况,或理所當然,但若在青春年華已看透社會就是「畀面派對」,要學懂 「強顏歡笑」迎合大勢,甚至將工作比喻為磨人生命的「死神」,又是否「正常」?最近一項全港中學生繪畫比賽,18份得獎作品,不再只環繞生活日常,反之充滿對社會批判。比賽評審形容,作品表現出多層次的複雜思想或情感。關注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的專科醫生黎大森認為,近年社會環境下,青少年作品「灰底」不奇怪,但要正視青少年認出問題的同時,能否同時找出「解藥」解決問題。
得獎作品之一
歡迎到Facebook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minghui.lu1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