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與安生電影筆記

她們一直很在乎彼此。

【電影】
這是一部女孩友誼的電影,描述兩位女孩分別來自健全家庭和單親家庭,個性保守和開放,她們從小就是同學,也是氣味相投的好朋友。日漸長大,她們選擇不一樣的人生旅途,嘗試維繫彼此之間的情份,卻又愛上同一個男孩,拉鋸她們的情誼。旅途中,她們是朋友,愛情裡,她們是敵人,誰都不願意傷害對方,誰也不願意委屈自己,涉世、追夢、結婚、生子,經歷種種聚散離合使她們知道一切和小時候所想的不一樣,她們也才體會到自己的內心未曾改變,一直都很在乎對方。

《七月與安生》是片名,也是兩位女主角的戲名,改編自慶山(以前筆名安妮寶貝)的同名短篇小說,相同的故事也曾改編為舞台劇。電影由曾國祥執導,馬思純、周冬雨領銜主演,主題曲是竇靖童的英文歌曲,'(it's not a crime) it's just what we do',也是她第一次作品出現在電影裡。故事體裁是典型的網路小說,都會愛情故事,電影版更強化這裡所謂的典型,描述吊人胃口,人物際遇起伏,人物之間拉鋸情感扣人心弦,結局幾度翻轉,這是電影版本的特色。


【雨木隨筆】
故事描述的東西是青春的,我也嘗試盡量讓自己的觀感不要太不青春。兩位女主角林七月和李安生,她們要好的程度可以共浴,還有她們際遇、反應,引我感觸良多,我想要寫下來。至於她們同樣愛上的男孩蘇家明也是一重要人物,但我察覺似乎故事對男孩人物的描述十分有限,我也不好自行想像,不說他了,既然如此,那就如此。

她的身體

女孩子之間的要好程度,達一定年紀之後,仍可以赤裸相見一起坐在浴缸裡,那是我這輩子都沒有辦法親身體驗的情境,但我可以想像,那是相當相當要好的一種表現,有人告訴我,她成年之後,自己身體的全貌,爸媽不能看,親朋好友也不能看,只有心愛的人可以看。我一點也聽不懂,但是我可以體會那是很講究感覺的分寸,在男人的世界裡,過了一段經歷,身體裸露便不再受於感覺限制,這一點我們可以在任何一間公眾泳池的男更衣室得到印證,誰是男孩,誰是男人,一目了然。可是女孩子想的不一樣,雖然有的女孩覺得我有的妳也有,無所謂遮遮掩掩,但那已經昭然若揭,那是嘗試說理。要說感覺的話,是什麼讓我願意把自己的身體給妳看?至少妳要讓我覺得妳是我心中特別的人、重要的人,或特別重要的人。這只是我身為異性對於女孩子的體會,於是當我看見兩位劇中人不再只是孩子,仍可以赤裸相見一起坐在浴缸裡,那一幕強烈傳達給我,她們不是普通的要好,她們是非常的要好。

人家家和自己家

有一段戲是吃飯戲,東方人的戲很常見吃飯戲,因為那飯桌上的片刻須臾,東方人就是可以吃出很多滋味。在林七月的家,他們是中產階級的小家庭,那一飯桌,爸爸是說話慢條斯理的,不會一邊看報一邊吃飯的,是那種溫和的爸爸,延伸的說,是那種擔心孩子的時候,會不知道該怎麼跟孩子說,生怕一說嚴肅了,請孩子的媽去和孩子講講的爸爸。媽媽則是會下廚的,一桌大盤小碟都是她的愛的那種媽媽,吃飯會說飯不夠廚房還有自己去盛,不時叨唸兩句但也不是要逼誰幹嘛的那種媽媽,也算典型的一個「媽樣」。七月是衣食無缺的女兒,求學就好好坐在教室,吃飯則乖乖待在飯桌,晚上若想出去玩會問爸媽可不可以的女兒。某一西北雨,七月和安生淋慘了,在七月家一番梳洗,又值吃飯時間,也就一塊吃飯,安生眼前一桌豐盛,而且好朋友七月就在身邊,加上七月爸媽都很關心她,氣氛融洽,反應和一般孩子相同,想到什麼便脫口而出,如果可以,她想一輩子住在這裡。這話在七月爸媽聽來當然窩心,卻也擔心,畢竟是人家家的小孩,心往這裡飛,不是太妥當,甚至大人們來往恐有誤會,還是勸安生時間到了回家好,然而安生告訴他們,回家也沒差,爸爸不知道去哪,媽媽不太理,就是一個人,還不如待在這,待在備感溫馨的七月家。

安生可以說是單親家庭的小孩,或是破碎家庭的小孩,有這樣背景的人,如果有所謂的七月家可以去,多少都會感受到那些自己家沒有的東西。我小時候也有像這樣的七月家可以去,跳脫時空的說,當時的感觸很強烈,人家大人嘴巴不說,臉上寫滿你這孩子挺可憐的,沒有被好好照料,瘦巴巴的營養不良,來來來多吃一點,雖然我感到溫馨,但我的心也不至於往外飛,對於自己家相對不是那麼健全,我仍然歸屬於自己家,當然,很多東西可以玩可以吃,我喜歡去「七月家」,然而,它是複雜的感觸,我就一國中生,比起同儕還算獨立、甚至早熟一點點的國中生,但也沒有熟到有辦法把這感觸描述給人家知道,日子就這麼過去了,記憶也就這麼留在心裡。我不知道安生怎麼想,只覺得可能和自己當時所想的差不多,事實上她在戲裡那一頓溫馨飯,的確沒有特別描述什麼心裡的感觸,我相信那會在安生的記憶裡留下好印象,印象不至於驅使她做出什麼決定,索性過著小日子,嘗試平安長大,其他的不會想太多。現在,我是過來人,看那段戲回想自己的際遇,確實如此,孩子帶著孩子的臉,內心是比大人所想像的更為堅強,倒也沒有到堅忍不拔的程度,天地無懼,比起一般孩子來說,他還算勇敢,就是沒法表達出來而已,大人大可以稍稍放寬心,孩子也就有他的心路歷程,其他的善意介入,想太多做太多也不見得會讓誰比較好過。孩子因此憎恨自己家?人家家的一切都比較好?我也說不出個一定,我會說,若有其造化,或許成長的路途顛簸,還是會平安度過的。

有差還是沒差

七月走的路是樣板的升學之路,國中高中大學。安生則是比較早走出教室,離開家鄉出去漂一漂,感受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一切。而她們愛上同一個男孩,她先喜歡他,而他也喜歡她但他對另一個她更有感覺,另一個她也對他有感覺,是一青春的、迷你的三角。七月和安生因為人生際遇有所不同,處理感情的方式因此有別,兩人都是設想自己的感情,七月尤是如此,而安生較早出社會,我不敢說她比較成熟,就是她處理感情的方式考量比較多的人情世故,比較能站在各種立場著想。這是很有意思的戲,因為,當我們能站在不同的立場替別人著想,那並不代表我們就能做出正確的決定。換句話說,能著想的人看起來比較流線,但心裡面一件件的小東西也比較不平整。在成長過程中,曾經在同一個教室裡看窗外的世界,較早出教室而進入社會的那一個,往往在言談之間感到還待在教室的那一個,想的做的都有點慢,有點窄,這個情境在每個人早期的同學會特別容易感到差異,亦或是年輕愛侶,其一仍在求學學歷較高,另一早在外面走跳社會經驗較多,也很容易在言談之中感到彼此的差異。最傷感的就是那差異晉升至你不懂我,拉鋸彼此感情。雖然現實,但我也在前面強調年輕、早期。

人所選擇的學制也好,自己的人生規劃也罷,大約在接近成年的歲數,遇到繼續念書和走入社會的抉擇,爾後與熟面孔再相會,那差異感應運而生,尤其是人情世故的東西,更有顯著差異,但是,那會不會威脅彼此之間的情誼,倒也不一定,還是講究造化。繼續讀書的人,一時間更不上那已經社會化的聊天內容,或是相處方式,可是,如果你願意等他,他會趕上,而且趕上的速度超乎你的想像。較早社會化的人,遇上知識份子的話題,尤其那些十足吊書袋的內容,容易感到落差,甚至自卑,可是,如果你選擇相信他,他的生活心得是課本裡讀不到的,外面的人不見得也沒義務告訴你的,卻是可貴的社會經驗。合在一起說,那差異感令人無助,但那只是階段性的差異,走過幾年之後,並不會再那麼雞同鴨講,唯獨什麼讓我們願意度過那幾年?就是重情誼,這也是人說朋友是一輩子的,如果可以在一個人身上看見長遠的東西,或是以長遠的角度看待一個人身上有的東西,那麼眼前的差異縱然無奈,它是會越來越有意思的緣分。七月與安生,她們用比較激烈的方式度過那差異,畢竟戲劇本身就該有戲劇化的效果,後來的她們倆之間只存在個性不太一樣,接觸社會,認識生活,她們感受相當,情誼讓她們終究,終究沒有被歲月的河沖散,倆人都很有心,也是一段蠻動人的緣分。

後話

我似乎說得重了點,也就感觸,這片其實沒有那麼重,它仍是歡笑淚水的青春電影,就是內涵和餘韻多一些。如果一個故事可以讓你想起一些自己的東西,那這故事就有它的意義。


原文發表於【雨木觀後感】,歡迎。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