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感、親密感

偶而一次在教會的分享中,我分享了「我平時十分aware距離感」。

還記得那一次在談人與人之間表達愛的方法,每個人都有他慣常表達愛的方法。先不論被愛的人喜好哪一種被愛的方法,每個人都有自己表達愛的方法,亦傾向別人用相似的方法愛自己。說話讚賞、送禮物、珍貴的同伴時間、服侍,和身體接觸,這五種方法,曾被人統稱為 Five love languages。愛從來都強調那些真實的行動,甚至是可見的行動。我們喜好別人在我們面前愛我們,感受別人對自己的情感,感覺我們彼此間連結,亦欣賞別人願意俯就我們,用我們喜愛的方法對我們。

若果別人愛我們的方法,不是我們慣常接收的方法,我們未必會感受到被愛。舉點例子會感受更深:我自己十分傾向「服侍」這個方法。很多時候,會有一些想法,就是別人有需要的話,就行動回應,去體恤別人的需要。教會裹頭會教導:「無論何人,因為門徒的名,只把一杯涼水給這小子裹的一個喝,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人不能不得賞賜。」(馬太福音10章42節)就是當你見到別人有需要,即使別人只是口渴,我們都重視這個微小的需要,去服侍別人。亦不需要多說大家常聽的「好撒瑪利亞人」的比喻。

故事內容不在這裹多說,不太熟悉的讀者可以去看路加福音10章29-37節,我單純分享近年聽到一個比較深刻的解釋。耶穌不是一個單純喜好說故事的人,很多時候這些故事都回答着一些問題,今次是律法師的問題:「誰是我的鄰舍呢?」。看得多釋經書,會發現「鄰舍」這個詞,其實譯得不夠傳神。(看這些故事時,會用翻譯文學的角度去看。表面看來,查釋經書這個舉動實在不夠浪漫,但卸下一點嚴肅的宗教色彩,用看故事的心去看,自己有時覺得,跟看英文小說要查字典,同樣有韻味。)「鄰舍」這個詞,其中一個意思,是跟自己相近的人。

要從中文找一個相近意思的詞,用和合本(現時慣用的聖經譯本)的語言,這個一二百年前清朝的譯本,譯者用了「鄰舍」。用現在的語言,要找一個更貼切的詞,我只有用「與自己相近的人」。我不想用「朋友」或「同伴」這些詞。「與自己相近」強調的,是人和人之間的距離,是接近的距離。「朋友」或「同伴」,很多時候強調,大家是同道中人,志趣相投,所以一起結伴。(這些形容有點生硬,但暫時想不到更好的形容)

說回這個故事深刻的解釋,回答「誰是跟自己相近的人?」這個問題,耶穌說了一個幫助陌生外國人的故事,最後說了「你去照樣行吧。」就結束了這個段落。換句話說,我們要明白誰是跟自己相近的人,唯有用行動去明白。不是知道誰是跟我相近的人,才選擇是否幫助他。而是當你選擇幫助人的時候,那個人就是跟你相近的人。你用服侍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說得直白一點,就是我們欣賞那些「地鐵站見到別人暈倒,不會坐視不理,而是停下花時間看看,報警,直等到救護員來」的那些人。我們欣賞這些榜樣,欣賞這些香港精神,但說白點,就是這些行動拉近了我們的距離,叫我們真正同在一個地方。同在一個地方,叫我們能感受到彼此,彷彿就是愛人行動最寶貴之處。

說回 Five love languages,就是每個人都有喜歡被愛的方法。你用服侍去愛別人,但別人不是那種習慣被服侍的人,未必會有強烈被愛的感受,亦可能會有一點不自然。工作中被幫忙時唯唯諾諾,說句 thanks,電郵中寫句謝謝,其實對方都不會有甚麼感受,就是客套說話而已。家中吃母親煮的飯,有時都會有這樣的感覺。不是不欣賞這些愛的行動,但就是當刻心中沒有很強烈被愛的感受。我們欣賞這些愛人的行動,但不等於每次能產生愛和被愛的感受,能拉近彼此的距離。

分享了「我平時十分aware距離感」這個感受,其實有一點後悔。「距離感」換個角度去說,是「親密感」。「距離」必然是遠的,但「親密」就是近。你不會說,我和一個人擁抱着,我們有距離感。我們只會說,我們很親密。說出「距離感」這個詞,事後再想,自己都不好受。就是有點推開別人,留有一點距離的感覺。我情願用「親密感」這個詞。

留意人與人之間的親密感,亦留意未有這種感覺前的距離。「莫道你在選擇人,人亦能選擇你」。我們時常游走於距離感和親密感的圈圈中間。和教會的團友玩過一個活動,尚且叫它做「朋友圈」,只是我偶而想到,想認識與我親密的團友的一個活動。活動很簡單,就是每人找一張紙,中間寫自己的名,旁邊就因應朋友跟你的距離,常見的程度,親密的程度,把朋友的名寫在不同的位置上。越遠就代表跟你越疏離,越近就代表跟你越親密。最深刻的一個分享,就是聽到一個團友說,這些是我的朋友,在這個圈之外,我不會當他們是朋友。朋友是跟自己有相同理念,同生共死的人。(這個團友是design人,跟 Teammate 同生共死在 Studio 是慣常的感受)

上教會的人不是特別高尚,大家都有掙扎,有真實的軟弱,會有自己不能接受的人。只是上教會,有時我們能坦誠說出我們的掙扎,再想想方法。承認自己的軟弱容易,筆者在教會外都有不少朋友,會說出自己的軟弱。很常見在工作,我們容易在背後指出對我們不好的人,說句「下次我不會讓他好過」,之後說句「他對我不好,我不容易對他好,這個人之常情而已」。糊混一句,就把自己的做法合理化了。反而想想方法,改變這種「人之常情」很難。

不去幫助別人,和別人留有一點距離,我們口中稱之為「人之常情」,但我們又自覺這種對別人的惡,不是我們想有的本性。我們身邊有相近的朋友,我們可以容讓這種「人之常情」偶而發生。但當自己成為被拒的人,反而我們又能珍惜這種善,以為很寶貴。人和人之間,游走在親密感和距離感之間,自己成為跟別人親密的人,亦都可以成為跟別人疏離的人。

這種張力,催使我又回到兩個問題:「誰是跟我相近的人?」,「我用甚麼方法去愛人?」... ...

#為日常思緒留下筆記 #Stepasidehk
===== ===== ===== =====
FB: @stepasidehk
IG: stepasidehk
Fanpiece: 不連貫,Step aside (品味生活)
===== ===== ===== =====
https://unsplash.com/photos/p3OsdSrwXDw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