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宵就行得多,點黎你清唔清楚?

港識多史 於 22/01/2017 發表 收藏文章
圖為英國畫家Elizabeth Keith 1925年筆下的《Flower Street, Hong Kong》。
年宵市場今日開鑼,一連七日舉行到初一晚。每逢新年,即使年貨大可在超市購買,不少人仍會去年宵花市辦年貨,不止一家大細同行,更有一群群年輕人到場趁墟,一大群人到年宵市場逛逛已成為香港新年的傳統。

談及香港的年宵市場,起初的年宵市場只是一眾小販於新年前聚集起來,向華人販賣新春花卉。他們最早的選址據傳在太平山區下的「擺花街」,即蘇杭街和文咸街。擺花街是新填海地區,地未平整,也尚未有人開始發展,而太平山下亦是華人聚居地,平日就有小販聚集,售賣鮮花。新年時,小販擴大攤檔,主要賣應節的花卉。他們的商品以花為主,但亦有糖果瓜子,貨物雜亂。港英政府對於這種市場規管不嚴,只警告不準擺賣之地區及貨品數量,以免堵塞消防。除擺花街外,各區亦有些小販於街道空隙叫賣,但也不如擺花街般成行成市。
1924年文咸街的新年花市(圖片來源﹕政府檔案處)

http://www.weshare.hk/uploads/12155/r3774PBI5m_7Sg5dsVog4w.jpg
1930年代的灣仔海邊花市(圖片來源﹕Weshare)

http://www.weshare.hk/uploads/12155/axNzRIZb4XE9EuLGQMfDOQ.jpg
1930年代的干諾道中的年宵市場(圖片來源﹕weshare)

日本佔領香港後,年宵市場停止運作。直至日本投降,年宵市場才開始重現。重光後,港英政府開始管理小販制度。1946年政府首次發小販牌照。年宵市場方面,1950年港英政府也是以發牌形式,在港島的告士打道和九龍的西洋菜街提供攤位讓小販經營,牌照價高者得。該年728個攤位為市政告帶來二萬元租金收入,以當時物價以言,租金並不便宜。年宵花市除了賣花、年貨外,還有熱騰騰的熟食。直至1957年因市政局禁止熟食攤檔投攤才於年宵市場絕跡。

順帶一提,在以前的年宵,主要賣的是花,不像現在有各式各樣的貨物。《香港方物志》的作者葉林豐提及過他在1950年代行灣仔海邊花市的經歷。當時流利的花有水仙、吊鐘花,其次的是萬壽菊及桔樹。

1960年,年宵市場轉至維園舉行,其後亦成固定舉行地點。此時的年宵市場為現代年宵市場的雛型。政府對攤位大小、內容作出限制及安排。搬進維園後的年宵市場場地配套、交通等安排更完善,攤位內容亦因受限制而變得更為整理。相比昔日阻街、混亂的年宵市場無疑有很大的進步。
1962年的維園年宵(圖片來源﹕政府檔案處)

時至現今,年宵市場的管理模式仍沿襲於此。而年宵市場的擺攤者現在更

有試圖營運生意的年青人,年宵市場是一試身手的好地方。貨品內容亦越加多樣,不但有傳統年貨,更有貼合時事的產品。不變的是,每年年宵市場仍舊摩肩接踵,是香港新年傳統一環,咁你又行左未?

如果喜歡我們的故事就比個like我地啦!! https://www.facebook.com/wetoasthk/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