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我選擇了跟我的母校上街。
其實我已經畢業16年了,畢業後有很多身份,有不少隊伍可以加入,而且當年的同學也不在隊伍中;但我最後還是決定跟一班我不認識的母校校友上街。
為什麼呢?大概是想走出自己熟悉的領域、拋開牢固的身份和責任,跟互不相識的人相處,重新認識自己。我甚至放下相機,只用最簡單的那個自己去投入感受一切。
的確,在遊行過程中,我對自己有了幾點新的發現 --
原來我是一個頗主動和不計較付出的人;
相對當決策者,原來輔助和支持決策者會令我更自在; 相對於主動發起話題,我比較擅長回應別人的話題;
我會不斷觀察和分析別人的需要,再逐一回應;
我不介意坦承自己的不足。
然後我發現,過去十年在工作或組織中的身份和角色中,我有太多自以為"應該" 要負的責任和 "應該" 要做的事。這些 "應該" 讓我一步一步地偏離了自己原有的性格、喜好、專長和意願,所以就算得到大家的讚賞,我也感到壓抑,更甚的是,有時讚賞和壓抑會成正比(大概是壓力?)。
很高興這次遊行對自己有了多一點認識,但也沒有對那個 "偏離" 了 "原來的我" 的那個我感到不滿,畢竟那個我帶我走出了不少comfort zone。可是,在接下來的日子,我希望自己可以在比較了解自己的狀態下,較安穩地走出更多comfort zone。
你為了什麼上街?爭取公義嗎?我有一半是為了自己。我發現,當我嘗試為爭取公義賦予多一重個人意義時,那就算公義仍未得到彰顯,我也未至於感到無力。大家不妨試試。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