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他的title戰

職場情場求生記 於 09/07/2014 發表 收藏文章

如果面書是個「你的樣子如何,你的日子也必如何」的地方,那LinkedIn應該是個「你的Title如何,你的日子也必如何」的地方。

面書是什麼,大概不用多說,因為說穿了,也不就是大伙兒用盡方法呃Like的地方。那當然,呃Like的程度跟樣子分不開早已是常識吧。而LinkedIn呢? 大概,你會用比例正經的態度,說是個找工作,build connection的地方。我說,那是個比面書還要可怕的決戰場地。

近來大學同期聚會時說起了轉工的問題,自自然然也提及了LinkedIn。聚會完畢後,我急不及待打開那個封塵已久的LinkedIn賬戶,希望蒼天憐憫下,或會收到一兩位獵頭公司的訊息,從此像公主王子般,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來到版面,登入後一看,在經營不善下,我的賬戶五年來只有37位「connection」。字典中得知Connection是指「a relationship in which a person or thing is linked or associated with something else」比起面書誰人也叫朋友,我反而喜歡「connection」,我倆只是「associated with something」,不是朋友,別跟我「扮熟」。

不知道有沒有人的想法跟我一樣,常常覺得CV是很個人的一件事。基本上若果有朋友問我拿CV和Cover letter 來看的話,即使是最要好的朋友,在分享之前,總有幾分戚戚然。LinkedIn就是把自己的CV公諸於世,對於那種坦蕩蕩,或多或少有點兒不安。

五年前剛畢業的我,在一間毫不起眼的中小企當個Marketing Assistant,我的Profile五年沒有更新過,也別說獵頭公司,我的賬戶壓根兒就是水一樣,即是什麼?「透明」,無人發現,無人知曉,簡稱「如水」。

沒有人加我為「connection」,我自然要主動出擊build connection。在build之前,我想做一個小實驗,就是Title跟connection的correlation。我先更新自己的Profile,加入了自出世以來拍得最好的一張相片,更新了學歷,偏偏我沒有更新自己的最新工作。單看Profile,也許會以為我fresh grad後一直做同一工作,五年沒有轉職,也沒有晉升。最後什麼技能也加一點,萬事俱備,只欠invite connection。

按入「People you may know」,才發現什麼是「際遇」,以及Title跟connection的關係。

  • 中學班長,年年考第一,三大神科畢業,五年後是個大學research assistant,46位connection。
  • 暑假工的朋友,成績麻麻,因為老豆關係羸在起跑線,會考十分的他在外國流學回港後,在投資銀行任職,超過500 connection。
  • 大學hallmate ,讀完nursing又不當護士,現在是雜誌編輯,120 connection。
  • 出名「撻皮」的上莊,任職政府EO,89 connection。
  • 「世界女」ocamp groupmate,在MNC做Marketing ,一年升一級,由Marketing assistant 升到Marketing manager ,395 connection。
當然,只單憑幾位人兄的公司名稱及Title便斷言位高權重的人多一點connection實在太武斷,因為我不知道究竟是「識得人多,所以攀得快」,還是「攀得快,所以connection多」,這個雞先還是蛋先的問題,我猜不通,看不透。當然我也要承認,LinkedIn在外國比較流行,外國回來或在MNC工作的,connection比較多也是自然不過,但只計算「土生土長」的,位高權重的又確實多一點connection。

看著看著,我想起一本名為<畢業五年決定你的一生>的書,只是五年,有人失業,有人浮浮沉沉,也有人一畢業便是天之驕子。我不知道我們的一生會如何,但五年確實是個分水嶺。有人在這五年的決鬥中脫穎而出,也是千真萬確。

一直看大家的Profile,一邊invite connection,並開始我的「小實驗」。
開始有大學同學接受我的邀請,「如水」的Profile也開始有了生氣,於是我決定去邀請一些不懂的人。高層也好,獵頭也 好 ,普通小職員也好,總之出現在「People you may know」的人我也邀請,看看有多少人理會我。粗略的估計,我邀請了二百人。

幾日來,收到零星的回音,大概,一星期也有三至四位不認識的人接受我的邀請。一個月過去,accept我的也不夠20人。心想一個月時間,即使不是日日看LinkedIn的人,也該收到我的訊息吧。作為小薯仔,我這個任職中小企的Marketing Assistant,得到的回覆率不夠10%。

我再次更新自己的Profile,其實那間中小企我只任職了一年,及後轉到上市公司工作,打滾了五年,也爬出個小頭來。我跟「世界女」ocamp groupmate一樣,是上市公司的Marketing manager。在LinkedIn當中,我也懶得把自己的「工作歷史」一一例出,我就只把title 轉一轉,然後,我再次「胡亂邀請人」。

再次邀請了二百人,一天過去,已經有十多個人接受了我的邀請,一個多星期後,我多了差不多一百個connection,上市公司的Marketing manager得到了多於40%的回覆率,而且也有不少獵頭主動跟我聯繫。

最有趣的,是當我還是Marketing Assistant時沒有回覆邀請的人,今天突然回覆了,還發了訊息給我。如果你問,會不會是他當時還未看到邀請,今天看到才回覆? 我說,少年,你太年輕了。

作者
單字晴 – 平凡打工仔,取名「字晴」,希望憑藉文字,為自己的刻板生活帶來晴天。

標籤: 職場  求生  生活小品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