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此片上畫的時候,我只是抱著個可看可不看的態度:原因是看過了預告片後,劇情好像真的太可怕。機緣的一次工作機會下,得知要協助訪問電影的導演Juno和主角錢小豪,再加上同事的大力推介,有種不看不行的感覺。可惜,當時香港已經沒有戲院在播,等了又等,終於等到DVD的發行。
恐怖之迷
看畢預告片就已經有種恐懼的感覺,所以一直對此片卻步。原來我一直都錯了。一般的恐怖片,很多時候就單單是為了把觀眾嚇怕,突然出現的鬼怪、巨響,可能只是發揮驚嚇作用,我們並不知道他們是誰。沒錯,僵屍不乏恐怖片該有的元素:鬼、僵屍、殺人,不過他的目的卻不是單單想把你嚇怕。片中的每一個角色,包括鬼怪,都有他們自己的故事。因為知道他們的故事,所以觀眾會他們有一定的連繫,感覺就不會只是單純的怕。
對僵屍系列的致敬
八十年代的僵屍先生,是奇幻喜劇,紅極一時。說起僵屍,我的腦中已經會不奇然出現林正英與許冠英的齋啡與齋撻,許冠英跳糯米,還有他與錢小豪作弄警長等一幕幕僵屍先生中引人發笑的片段。三十年過去了,這三十年來僵屍片一直被人遺忘於一角。這一個片種陪著導演Juno長大。此片,可算是他對僵屍片的一個致敬。「我不想再重怕(僵屍先生),這樣沒有意思。像西方的僵屍由Dracula到Twilight, 喪屍由Night of the Living Dead到World War Z,我們可以看到中間的演變。但中國的僵屍片被放下了三十年,中間的可塑性很高…」
有說僵屍是以日式恐怖和港式僵屍為藍本,Juno則解釋他其實並沒有以此作為參考。「我開始寫的時候,我並沒有翻看任何電影,包括舊有的僵屍先生系列…我一開始已經在腦內很清晰地構想了一堆人物,他們會自然地懂得隨著故事而發展。很多人因為清水祟的參與,認為我受了他很大程度的影響,又認為雙生兒的出現是受咒怨的啟發,其實不然。因為他自己本身也是導演的關係,他明白到電影製作需要很大的自由度。所以,由劇本、到拍攝、剪接,他一直都沒有涉足,給予我充分的信任。直到後期製作他才開始參與,像聲音設計和海外發行方面,他幫了我們很大的忙。對我來說,他比較像製作人。但整體而言,我和他合作得很不錯,也很尊重他。」
事實上寫畢「復仇者之死」後,他受到不同的邀請編寫續集。可惜這顯然不是他相信的事。要他寫續集,他寧可由零開始寫一部新的電影。對於看僵屍先生系列長大的Juno來說,僵屍的確是個不錯的題材。不同的是,他將賦予僵屍電影一個全新的角度、全新的方向。
新故事 舊演員
的確,僵屍先生與僵屍2013顯然是二種不同的電影。不過,如果細心看的話,其他還是會找中一絲一絲留下來的影子。僵屍繼承了僵屍先生雙故事線的模式。而選角方面,雖然原班人馬有的已經退休、甚至離世,不過Juno還是盡量找回當年的班底,錢小豪、陳友、王小鳳和許冠英。可惜原本答應的王小鳳在開拍前一個月左右因為健康理由未能參與拍攝;在最初的劇本中,許冠英本來是有很重要的戲份,遺憾的是他在電影開拍前已不幸離開人世,故Juno只好把他的角色刪除。
至於王小鳳的角色,其實也就是惠英紅的角色,但因為她們是兩個不同的人,所以我們只好作出適當的改變和調整。
僵屍對錢小豪來說也有著很深的意義:一來這可算是他的半自傳;而更重要的是,他二十來歲因僵屍先生而成名,現在已經年過半百的他,一直沒有想到還有機會拍這類型的電影。而既然說僵屍算是小豪的半自傳,角色當然是以他的人生為藍本。電影中的他,五十多歲事業不如意,重新回到那個建於五六十年代的屋邨,那個曾經見證著不少人一躍而下的屋邨…為什麼他會回去?那種像要回到牢獄的感覺又是來自那裡?Juno說電影一每一件事都有它的代表意義。不過背後的故事,我還是留待各位去感受。
這次拍攝僵屍,興奮背後,其實還有不為人知的辛酸和折磨。一直為武打星的他,為了演活戲內的角色,事前做了很多的內心情感上的準備不在話下;而為了讓他能在鏡頭前表現出那種單靠化妝不足以表現的憔悴,他接受了團隊在拍攝前一個半月內不同形式的「折磨」。
在詢問過醫生的意見後,最快速可以讓一個人崩潰的方法就是不讓他睡。一個人每天最少需要睡眠四小時。於是團隊於一個半月的準備時間內,每隔兩小時便致電小豪一次,並強逼他每次要與他們對話十分鐘。除此之外,他還被禁止進食:他只可以飲黑咖啡和吃蔬菜。不過,他的犧牲是值得的。效果出來十分理想,鏡頭下的他看起來真的很抑鬱。不過最令人讚嘆的還是小豪的專業精神。那一個半月單單聽起來就已經令人倒吸一口氣的「苦」,他卻說相比從前拍武打片的日子,僵屍為他帶來的「苦」,其實不可同日而語。
而說起Juno成功地以僵屍2013地重組僵屍先生班底,小豪還是難掩這份重聚的喜悅。畢竟過了這麼多年,大家都沒有想過還有機會再次共事。大家都由那些年初出茅廬的年輕小子變成了今天的中年人,這部電影後,大家都不知道能否再有機會「再續前緣」。
另外,陳友的演繹也完全符合了大家的期待:他的服裝、他說話的方式、他情感的表達…而他本身的特質亦成功地為本片帶來一種不同的感覺。他本身是個喜劇人物,拍攝時他們花了很多力氣壓制他的喜劇細胞,他可以幽默,但絕對不是有趣。
至於鮑起靜,因為僵屍並不是她所習慣的片種,她一開始是不願意接拍的。但因為她的女兒很喜歡復仇者之死的關係,她說服了她的母親起碼先去讀畢劇本,看看感覺再作決定。在她閱讀的同時,她亦與導演討論了很多關於僵屍的一切一切:她發現雖然僵屍是以恐怖片作藍本,但它並不以此為目標。幸運地,最終她重回劇組,成為了劇中的梅姨。
這次,雖然主流港產片一般都會有較年輕的演員以吸引新一代的觀眾。不過基於這是一部主要以故事和演技構成的電影,又考慮到故事背景根本不容許有年輕演員:觀眾也可能留意到除了小白外,片中所有演員都已經年過半百,最年輕的小豪都已經五十有二了。另外,首次當導演的Juno亦從不相信任何所謂可保證票房的方程式。對他而言,每部電影、每次的拍攝都是一次新的試驗。他的敢於冒險,拒絕盲從主流的精神也正正是僵屍引人入勝之處。
探索人生
僵屍的獨特之處,除了在於它衝破了傳統僵屍片種的商業元素外,Juno更賦予了它一個新的意義 – 對人生的探索。如果在「僵屍先生」的時代,會有道士這種相對應的職業的存在,那到了今天,僵屍消失得無影無踪的年代,他們又可以以甚麼維生?這是一個關於生命和演化、適應與生存的故事;這是一個關於人類情感的故事:不同種類的愛,還有被遺忘的恐懼。被遺忘的演員、被遺意的職業、被遺忘的故事…他們都被困在一個被遺忘的舊式屋邨。作為觀眾,遺忘這個元素特別能觸動我。也許,每個人的心底,其實都害怕被遺忘。
關於結局
注:以下內容含小量劇透
僵屍以一個開放式的結尾作結。其實一開始他們製作了兩個不同的結局,我們看到的,是較短的版本;而被刪去較長的版本中,他們沒有死。
在不同的影展,Juno從不同的人口中聽到了他們對結局不同的演繹,當中沒有一個是相同的。
對我來說,在電影的最後所呈現,是另一個平衡宇宙、另一個可能性:如果小豪自殺成功、如果僵屍沒有出現……但這兩個世界的共通點在於:戲中的人在最後都學會了放下,得到解脫。
特別嗚謝
最後,一定要感謝Arnaud Lanuque先生。要不是他安排這個訪問,我不但沒有機會與Juno和小豪聊天,聽聽電影背後的故事,還真的會錯過了這部好電影。
Lastly and the most importantly, special thanks to M. Arnaud Lanuque who arranged this interview and provided me this great opportunity to be a part of it. Without him, I would not only miss the chance to meet and talk with Juno and Siu Ho, but also this excellent movie. Merci beaucoup Arnaud.
PHOTO CREDIT/ Doug Bruce
Find us on: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