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地產神話終結?「舖王」鄧成波家族從地產王國到銀主盤潮


昔日「舖王」鄧成波憑着敏銳眼光與龐大資本壟斷街舖市場,在香港地產界風光一時。然而,他身故後,家族資產急速貶值,近期更因物業按揭貸款疑遭拖欠,被靄華物業信貸入稟申請破產,揭示一代地產巨擘的光環逐漸褪色。

破產申請揭家族困境
根據司法機構網站顯示,靄華物業信貸向高等法院申請破產,代表人為鄧成波之子鄧耀文與鄧耀昇,以遺產管理人身份應訴。案件將於今年9月30日下午2時半排期處理,成為家族財務困局的明證。

核心物業接連淪為銀主盤
鄧氏家族近年加速出售資產,但多個核心物業最終未能止蝕,淪為銀主盤:

  • 旺角太子大南街39-43號:2019年以2.2億元購入,現被銀主接收並以9,000萬放售,貶值達63%。
    美孚新邨百老匯街多層舖位:2003年購入價3,800萬,曾叫價逾2億放售未果,2024年以8,100萬售出,平均呎價僅3,161元。
    太子汝州街3號商住樓:實用面積約4,096呎,曾為主要商住物業之一,今年3月僅以2,200萬元成交,較2019年買入價跌約七成。
    淺水灣麗景園豪宅(自住物業):三房海景單位以7,200萬元售出,呎價約28,000元,象徵昔日尊尚生活的告別。

市場逆勢下的縮影
鄧成波家族的困境不單是個別家庭的財務重整,更反映香港零售地產與街舖市場面對消費習慣改變、資金壓力及息口升幅的結構挑戰。從高價購入到低價放售,資產價值急劇下滑,讓人反思昔日「實體收租致富」神話在新時代的可持續性。

一個地產傳奇的落幕
鄧成波家族的沉浮,不僅是一個地產王國的興衰,更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在過去,透過街舖收租、靈活資產布局與大型物業投資,鄧氏家族構築出一個龐大的商業網絡,成為本地地產界傳奇。然而,市場環境變遷、人力與租金成本飆升、香港消費模式的轉型,以及地緣政治與利率周期的干擾,逐一衝擊舊有地產盈利模型。銀主盤湧現,物業價格急跌,即使昔日引以為傲的豪宅資產亦被迫放售止蝕。這不單是資產價值的重估,更反映資產槓桿與財務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從收租穩健到資金鏈斷裂,昔日地產王者的家族由掌握上千個舖位、被喻為「收租神話」,到如今面對破產申請與員工追薪,巨變令人唏噓。

文:城研人

原文刊於:
https://ecjobsonline.com/news/c/4153/%E4%B8%80%E4%BB%A3%E5%9C%B0%E7%94%A2%E7%A5%9E%E8%A9%B1%E7%B5%82%E7%B5%90%EF%BC%9F%E3%80%8C%E8%88%96%E7%8E%8B%E3%80%8D%E9%84%A7%E6%88%90%E6%B3%A2%E5%AE%B6%E6%97%8F%E5%BE%9E%E5%9C%B0%E7%94%A2%E7%8E%8B%E5%9C%8B%E5%88%B0%E9%8A%80%E4%B8%BB%E7%9B%A4%E6%BD%AE/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