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版《白雪公主》(Snow White)經過兩年以來的熱議,上週終於正式上映。首週北美票房約4,300萬美元(約33.8億港元),雖然奪得票房冠軍,但表現遠不如迪士尼過去一系列翻拍真人版動畫的高標,全球首週票房亦僅8,730萬美元,創下翻拍系列新低,成績與早年的《小飛象》相若。不過,影片仍有望憑藉「長尾效應」逐步推高收入。
回顧迪士尼自決定將88年前的經典動畫《白雪公主》翻拍成真人版開始,話題便未曾中斷,從主角膚色、言論到「七矮人」角色的設定,再到主創政治觀點的爭議,都使該片成為公關挑戰的焦點。然而,票房數據顯示,共和黨選民佔多數的地區為影片貢獻約43%的票房比例,高於家庭電影通常的40%。分析指,這類觀眾對家庭題材的支持度一貫偏高,就算影片受到網絡冷嘲熱諷,他們仍選擇入場支持。此外,女主角瑞秋·曾格勒(Rachel Zegler)擁有拉丁裔血統,在拉丁裔及西班牙語市場具有一定號召力,成為另一助力。
不少影迷關注,迪士尼翻拍動畫真人版,從《阿拉丁》、《美女與野獸》到《獅子王》,均以十億美元級別的收入為標準,首映週末票房甚至超過一億美元。為何近年成績一落千丈?業界推測,當年的小觀眾如今已成人並有自己的家庭,翻拍作品能喚起他們的童年回憶,進而吸引他們帶下一代入場。然而,這一策略的關鍵在於原版動畫與翻拍之間的時間差距。最佳間隔為約20年,與此相對,真人版《星際寶貝:史迪奇》即將於5月上映,距離原版發行正好23年,有望再驗證此理論。
即便如此,真人版《白雪公主》仍有翻盤空間。以《獅子王:木法沙》為例,儘管首週票房更低,最終卻累積北美票房至2.5億美元。歸因於迪士尼品牌效應以及電影適合全家觀賞的定位。《白雪公主》若能繼續保持話題熱度,仍有望逆襲成功,就像故事裡的主角即使中了毒蘋果,仍能在真愛之吻下復活,再次迎戰壞皇后。現在,就看觀眾是否願意為她送上這個「真愛之吻」。
原文刊於:https://www.ecjobsonline.com/news/c/4042/%E7%9C%9F%E4%BA%BA%E7%89%88%E3%80%8A%E7%99%BD%E9%9B%AA%E5%85%AC%E4%B8%BB%E3%80%8B%E7%A5%A8%E6%88%BF%E5%89%B5%E4%BD%8E%E4%BD%8D%C2%A0+%E5%AF%84%E6%9C%9B%E5%BE%8C%E5%8B%81%E9%80%86%E8%A5%B2/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