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膶麵,唔一定食維記?
當然有很多地方,也有此味供應,但怎也不及維記的一碗濃甜滋潤的豬膶水,尤其是寒冷的天氣之下,喝一口豬潤加薑絲的精華,頓時暖在心頭。
或者,維記太出名吧,我在差不多廿年前首訪的時候,已經有明星追捧,到了今天,連遊客也懂得找上門。似乎,維記與豬膶麵成為了等號,每當想起豬膶麵,就自然想起維記。
日前下班路過廟街,發現了一間以豬膶為主打的小店,名為潤潤麵。
留意到貼在店外的剪報,有篇稿的標題,就是寫著本文第一段的九個字。
我不看飲食雜誌已久,純粹剛巧經過而已,既然要找個地方吃點東西,就試試其豬膶,是否像飲食雜誌報導般出色?
只見不斷女店主拉客,又向客人講解這裡的前世今生,慨嘆小店沒有資源去做宣傳,唯有加多兩錢肉緊打真軍,力不到不為財嘛。
餐桌上的點餐紙,任客人選自己喜歡的組合,湯底主要是豬膶湯,番茄薯仔湯,配料有鮮牛,豬膶,豬扒,還有女店主口中剛推出的香茅燒雞扒。
我選擇了標榜家常風味的番茄薯仔湯通粉,配兩隻煎太陽蛋,加鮮牛,另外要一客豬膶包。
以豬膶來作包的餡料,我真的第一次見,其實沒有甚麼大不了,既然鵝肝可以,為何豬膶不可以?
雞尾包夾著的是即叫即煎,加了薑絲與蔥絲,外層帶點焦,內裡粉嫩,甘香的豬膶,美食當前那怕膽固醇,明天又要穿上跑鞋,再戰八公里來抵消。
當店員送上番茄薯仔湯通粉,我被它的份量嚇到,忍不住說:(嘩,乜咁大碗??)
不用$40一大碗,在今時今日的香港物價來說,實在抵到爛,話須如此,也要有質素才行。
小試一口番茄薯仔湯,看飲食雜誌報導,說此湯以洋蔥,番茄,薯仔等材料熬足數小時,味道果然帶有來自番茄的酸甜,還有一點菜甜,但是細喝下去,還是有一點點疑似茄膏的酸。
既然是家常風味,加了茄膏就不是那回事了,你試試問你老婆/媽媽,當煲番茄薯仔湯的時候,有幾何下茄膏?
女店主解釋,的確加了少許茄膏,目的是為了湯底色澤紅一點。
其實,茄膏的影響不算太大,若然無添加的話,更能配得上家常兩個字,撇除此點,這番茄薯仔湯的味道,實在不錯。鮮牛沒有經過梳打粉之洗禮,入口有嚼頭,沒有虛偽的鬆軟,只有原始的肉味。
在湯頭上翻幾翻,一舊薯仔也找不到,算是一點遺憾。
上年尾才開業的潤潤麵,能否對維記構成威脅,仍是言之尚早,不過憑著它們創作的豬膶包,足以獨步江湖。
試試在一些大型活動,例如Clockenflap,Sonar這類音樂節的場內擺檔,隨時引來不少貪新鮮的年青人捧場,有刈包可鑑,雞尾包加豬膶的組合,絕對有潛質走紅,只是千里馬還須遇上伯樂而已。
潤潤麵:佐敦廟街306號地下D號舖
請不忘讚好我的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foodiesmashingpumpkins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