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拉麵吃到上癮,更甚者走訪日本多間拉麵店,最後拜師學藝,回來開設屬於自己的拉麵店;記得以前在尖沙咀的Agura,老闆長谷川忍,就是我以上所說的例子。
上個月在厚福街開始試業,專攻豚骨醬油魚介湯底拉麵的麵処一家,看過網上飲食媒體有關該店的介紹,老闆是一個拉麵狂迷,的確與Agura有雷同之處。
兩個都是吃拉麵吃到學師,繼而開拉麵店。
兩個都是以魚介為主打。
試業期間,已經在飲食圈內引起迴響,見到某位識飲識食的酒店公關,吃到大讚,某位雜誌專欄作家,又是給予正面評價;既然此麵店很近我,找個黃昏來一試究竟。
麵店還在準備中,在我前面有三個人正在排隊,遲了數分鐘開門,也只是得我們四個人而已。
獨沽一味豚骨醬油魚介湯底,極其量是兩款叉燒之分野,燒豬腩肉或慢煮肩肉,兩者兼得也可,包一隻半熟蛋,$118,沒有服務費,如果只選單一叉燒,不要半熟蛋的話,$88而已。
我的一碗是賣$118的料理長之選擇,拉麵的配料包括燒豬腩肉,慢煮肩肉各兩塊,紫菜並非一大片,而是碎片地上;原隻半熟玉子,蔥碎與洋蔥碎,筍絲。
聽說其魚介是集合不同海鮮,我倒也想起上年在福岡的大重食堂,吃過的七節拉麵,並非一面倒以魚介粉當大任;用豚骨熬製的湯底,沒有九州的濃凋,相對比較順滑,清甜,沒有大鳴大放的豚骨香,與醬油很合拍,或者是豚骨平衡了醬油的鹹,魚介的風味,亦充份在湯底上展現出來,融和而不腥,散發出陣陣魚介香;再以炒洋蔥粒作點綴,藉著其釋放出來的微辛,整個湯底變得更有層次。
用燒來對待豬腩肉,逼使其施展渾身解數,油香盡放,肥瘦分明,味道甘香質感不霉散,甚具水準。
慢煮肩肉是截然不同的感覺,柔軟的肉質帶著肉香。
麵條是本地麵廠製作,幼身而煙韌,掛湯能力佳。
半熟蛋亦具有一定水平,醃得恰當,蛋汁甜而不濁。另外拉麵裡面,加了少許唐辛子,加點辣,多點興致,不夠辣?可自行再加,那就變成另一種風味了。
香港吃拉麵貴過日本,等於阿媽係女人的道理;營商環境有別,有不少拉麵店周身刀,賣拉麵又賣其他料理,更收加一服務費,以前我經常批評此現象,久而久之,只能理解入鄉就要隨俗,否則難以生存,所以我一直很佩服拉麵陳,旗下的拉麵店專注賣拉麵,又沒收服務費,多年來好像沒怎樣加過價。
只賣拉麵,連小食也沒有供應,吃碗淨叉燒拉麵不要蛋,$88就可以走人,希望我下次再來的時候,仍然能夠保持原有的面貌。
麺処一家:尖沙咀厚福街11號地舖
請不忘讚好我的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foodiesmashingpumpkins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