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患過肺炎還需打肺炎疫苗嗎?肺炎病因多多,讓人防不勝防

goodsmile168168 於 10/02/2025 發表 收藏文章
很多寶寶都有過肺炎的經歷,而且大部分在得過一次肺炎之後,很容易就會陷入惡性循環,在一、兩年內反覆出現。為了避免孩子再次患上肺炎,有些寶媽直接帶孩子打肺炎疫苗,結果身邊的“長輩”又在喋喋不休地説,“你家娃不是得過肺炎嗎?身體裏都有抗體了,幹嘛還要浪費錢!”

香港時代醫療表示,即使寶寶有過肺炎經歷,仍然有必要打肺炎疫苗。那究竟是為什麼呢?


兒童肺炎病因多多,讓人防不勝防

肺炎,是造成我國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首要原因。

2017年根據世界衞生組織標準,1~11月齡嬰兒死亡原因依次為先天畸形(26%)、肺炎(24%)、非故意傷害(16%)、其它(8%)、腹瀉(7%)、其它感染性疾病(5%)。

另外,在《中國婦幼健康事業發展報告(2019)》中指出,2017年,導致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前5位死因包括:早產/低出生體重、肺炎、出生窒息、先天性心臟病和意外窒息,佔全部死因的55.7%。

關於肺炎的危害性,相信各位爹媽都耳有所聞。至於引起肺炎的原因,可能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新冠肺炎”。事實上,肺炎可由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等多種病原體引起:

① 細菌性肺炎

細菌性肺炎是感染性肺炎中最常見的類型,由於感染細菌而引起的肺實質性急性炎症,主要包括: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鏈球菌、肺炎克雷白桿菌、流感嗜血桿菌、埃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棒狀桿菌、梭形桿菌等。

其中,肺炎鏈球菌是引起中國嬰幼兒和老年人發病和死亡的重要病因。

② 病毒性肺炎

病毒性肺炎是指由病毒感染呼吸道及肺部引起的炎症,如新冠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 麻疹病毒、鉅細胞病毒、單純皰疹病毒等。

③ 支原體肺炎

支原體肺炎,是由肺炎支原體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以兒童及青年人居多,但3歲以下兒童較少患病,而且容易在人羣密集且相對封閉的小範圍環境內爆發。2015年研究顯示,住院兒童肺炎患者中,支原體肺炎患者約佔10%~40%。

④ 真菌性肺炎

真菌性肺炎是由白色念珠菌、麴菌、放線菌等真菌,導致肺部過敏、化膿性炎症反應或形成慢性肉芽腫。

⑤ 其他病原體所致肺炎

如立克次體(如Q熱立克次體)、衣原體(如鸚鵡熱衣原體)、弓形體(如鼠弓形體)、原蟲(如卡氐肺孢子蟲)、寄生蟲(如肺包蟲、肺吸蟲、肺血吸蟲)等。
以肺炎鏈球菌為例,血清類型多達90多種

雖然引起肺炎的原因多種多樣,但肺炎球菌當屬其中的“頂流”!在生活中,一半以上肺炎都是它引起的。

而最離譜的是,肺炎球菌並非僅僅一個細菌,而是一整個大家族,成員整整有90多個!換句話來説,即使孩子已經對其中一種血清型產生抗體,下次還可能因為別的血清型感染而生病。

什麼是肺炎鏈球菌?肺炎鏈球菌是引起細菌性肺炎最常見的病原體之一,同時也是導致全球兒童死亡的主要元兇之一。據世界衞生組織(WHO)估計,全球每年約100萬名5歲兒童因感染肺炎鏈球菌性疾病而死亡。另有數據統計,小於5歲兒童的肺炎鏈球菌攜帶率為27%-85%,發展中國家更高達85%以上。
肺炎鏈球菌喜歡寄居於人類的鼻咽部,有時候攜帶者打個噴嚏或説話、咳嗽噴出飛沫,都會讓肺炎鏈球菌跑到空氣中溜達溜達,順便找下一個“冤大頭”。當被感染者免疫力正常時,肺炎鏈球菌會“乖乖”潛伏於鼻腔和咽喉,甚至下呼吸道,不敢鬧事;但如果被感染者免疫力下降,肺炎鏈球菌會迅速繁殖併入侵肺部引起肺炎,有時肺炎鏈球菌還會攻擊人體其他組織和器官,引起中耳炎、鼻竇炎、支氣管炎等併發症,嚴重還會導致菌血症,誘發肺炎、腦膜炎、骨髓炎、化膿性關節炎。

另外,肺炎鏈球菌引起的嚴重併發症,即使對身體強壯的成年人也未必能輕易,更遑論是弱小而無助的兒童。小朋友一旦感染肺炎鏈球菌並引起併發症,往往需要住院治療2周以上才有所好轉,治療不當更會有致死風險。

雖然抗生素是治療肺炎球菌性疾病的首選藥物,但是近年濫用抗生素的情況不斷出現,導致很多種類的肺炎鏈球菌對常用的抗生素產生明顯的耐藥性,大大增加肺炎球菌性疾病的治療難度。

由於肺炎球菌性疾病治療難度,致死率較高,對此,香港時代醫療強烈呼籲各位媽媽,及時給孩子接種肺炎球菌疫苗,可儘量避免和減少肺炎球菌性疾病的發生率。

香港時代醫療提供各種疫苗接種服務,讓孩子享受政府免費疫苗接種計劃以外的額外保障,也為父母注射多一份安心。想知道哪些兒童疫苗方案適合自己的孩子,請瀏覽:https://www.medtimes.com.hk/babyvaccine-plan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