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家裡讓你覺得「瘋狂」、「鬱悶」還是「享受」?

Charis Hung-Life 於 19/03/2020 發表 收藏文章

以前,我從沒有想過自己有天會是個喜歡留在家裡的人。
在原生家庭時,我幾乎乎天天都不回家晚飯,一有機會就往外跑。
無論母親講甚麼,我都會催眠自己「過咗海就係神仙,忍忍忍」。
也不會定義自己是個內向者,免得如「偽獨」般被恥笑收場。
直至坊間開始出現甚麼「外向型內向人」/「社交型內向者」/「開朗型內向人」才明白違和感的由來。

大學住Hall時,我已經很喜歡摺Hall不外出。
到開始返工,當時公司有項福利是請病假一天毋須醫生紙,所以我幾乎每2–3個月就會請一天病假。(當然病假是有限的,大概一個月有兩日?也不會有人傻得一個月把兩日都請盡,很容易被spot out啊這樣。當然每個月都請一次病假,專揀星期五或一,會有這樣厚面皮的人存在就是了,可是公司的損失還是有限吧。)
必須說,這個真的是德政。
有時返工返到不是會覺得窒息嗎。
不一定身體不舒服才需要休息呀,心理也一樣需要舒壓。
那樣的時候,我都會留在家中。
眼見時間一分一秒流逝,只覺得過得快,從不覺得悶。

現在Freelance便更多時間留在家中,未曾有一刻覺得時間多到不知怎麼辦。
和大家一樣,也是到了夜晚需要睡覺的時候會不想合上眼睛讓一天結束。
我一直以為這樣是理所當然的。

直到有次飲宴舊同事都說轉職時留在家中很悶,初初還好,時間一長,比如三、四天以後,便覺得自己開始發霉。
當時覺得這些人都勞碌命,好變態。
後來想起中學時有位好友,她說試過留在家中無事可做,悶到喊,是真的哭了出來。
我才醒悟如果有些人天生內向,或許有些人也是不得已地無法忍受靜態的生命。

喜歡出外舒展筋骨、喜歡陽光、喜歡有事可做,這些就是他們本能覺得快樂的事情。
我是不明白為什麼坊間總是高舉「安靜」的好處。
彷彿你不靜下來就看不透自己的內心,你不倒空自己就會看不見自己。
可是思考其實是件很神奇的事,並不一定需要你甚麼都不做才能思考。
有些人是邊做才可以邊思考,有些人是做了才能思考下去。

像Y小姐,她是喜歡透過否定別人的答案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甚麼。
不是有那種刪除法嗎。
今晚想吃甚麼,你講了好幾個提議,她都否定,這樣她就知道自己其實想吃甚麼。
這不是她心裡一早就有的答案,為了耍你才進行以上對話。
有時,她是要透過否定才知道自己的心。

像我,在學時期老師總是教導作文要先寫好大綱,如此動筆才會順暢云云。可是寫大綱對我來說一直是件浪費時間的事情,就像制定時間表一樣,我總是無法依照而行。
我是一直寫一直有新念頭的人。
於是我想,或者我是不適合寫大綱和制定時間表的人。
就這樣我擺脫了他們,活得比擁有它們前更好。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而很多人有時可能擁有一些共通點,讓我們發掘出如何活著才能更寫意或更光明,這是美好的,也是可信的。
只是有些時候我們會像很多人,有些時候我們就只是像自己。
正因為人可以複雜得擁有自己的combination,我們才如此獨特。
要是有樣大家都說是好的東西,可是無論如何你都無法應用在自己身上,或許可以真的嘗試拋棄,你會發現不是那樣東西不好,只是剛好不適合你而已。

還在office上班時有次要清年假,那次不想為了去旅行而去旅行,所以整整十多天都留在香港,而其中連續好幾天都留在當時租借的小工廈中,我想大概到第五或第六天,我才覺得需要出外走走吧。
那時我就發現,其實我是喜歡窩在家裡的人。
想起以前中史時讀到老子的「小國寡民」的社會理想,不自覺有點嚮往,雖未至於覺得大家要老死不相往來,但真的不用頻繁見面。

這次疫情襲來,專家建議大家多留於家中。
許多人對此叫苦連天,但對我來說卻沒多大影響。
我一直都是多留家中,偶爾才外出。
不過對喜歡外出的朋友來說,該是一種折磨吧。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