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的力量 - 紫蜜語

欲言有紫 於 20/08/2020 發表 收藏文章
「你不要再抱怨了!」筆者忘了那一句的確實字眼,但當時愕然的感覺,現在仍能回憶起。令筆者愕然的,不是對方這種反應,而是筆者把曾把他當作親近的人,才把感受告知他。對此人此言,筆者當然是失望。

儘管如此,筆者也不是要和這個人討論這一切,也不是要證明甚麼給這個人看,只是覺得,凡事都有至少兩面,不一定是依照單單一種說法到老。

說回主題,筆者要探討的正是抱怨這種行為。那麼又要從心理學上的防禦機制說起。

Repression,暫且容筆者引用一個心理學網頁的釋義:潛抑作用,指個體將不容於超我的慾念、具威脅性、令人痛苦的想法與感覺、  或不為社會所接受的衝動,排除於意識之外的過程,並壓入潛意識層面中,但這些潛抑的訊息並未被遺忘或消失,只是暫時的潛伏,有機會仍持續地影響個人的行為,特別是潛抑孩童時期的某些衝動。[1]

長期潛抑這一些負面的感覺,當然有嚴重的問題!生理上而言,因為這些人長期潛抑生氣的情緒,皮質醇指數偏高,而這種激素會影響甲狀腺功能。可能抵抗力比較弱,比較容易感染傷風,感冒等等。[2]

在心理方面更可被形容為一個人抱着一個計時炸彈!當情緒到了爆發點,你便很可能會宣洩你的情緒到所愛的人,或愛你的人身上,將會破壞和身邊人的關係;另外,這也可能令人短暫失去理智,做出令人後悔的事。


所以,筆者認為,抱怨這個行為有一定的好處。

首先,抱怨能帶出問題的重心,因為這個行為把潛意識裏的感受帶到意議的層面。我們不是有時候也會「不知道」自己為何不開心嗎?「不知道」其實是:「我不想承認我不開心,我不想讓這件事走到意識層面」。

之後,抱怨能令別人明白自己,或反之亦然的潛在想法。當雙方作出適當的回應,將有望改善雙方惡劣的關係,並有建設性地共同「腦震盪」,想方法解決問題。

除了很實質的解決問題,抱怨也能建立和陌生人的關係。就如求學時期大家一起抱怨某位老師給了很多功課,上體育課後大家一起抱怨腿很累;或是新入職場的人和同事抱怨雨天帶來的不便,這也算是打開話題匣子,建立關係的一種方法。

說到底,對筆者而言,抱怨某程度上都是希望讓別人了解自己的困難,雖然不一定要任何人有實質上的幫助,但都是人類㝷求同理心,實為滿足人基本社交需要的方法之一。

[1] http://www.heart.net.tw/mind/defense.shtml

[2] Yadav, Ram Lochan. (2017). ANGER; ITS IMPACT ON HUMAN BODY.

photo credit: https://pbs.twimg.com/profile_images/378800000867420330/_Ir5K5Nz_400x400.jpeg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 PMYIFP 於 30/08/2020 評論 NO. 1

    觀點有趣。同意+撐。
    把抱怨的效益提升,有一個方法可以考慮試試。試下每次抱怨時都找不同的聽者,確保他們都可以保持新鮮感。另外,同一個聽者應該每隔不少予一星期才可以做第二或三次聽者。 😀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