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來也不去

流動的饗宴 於 18/03/2014 發表 收藏文章
有關林夕筆下歌詞的解讀,大概大家也看得膩了。坊間對於不來也不去這一曲的解讀亦不少,但就筆者而言,大多的解讀都有一點點的不妥,所以還是想自己寫一篇解讀以作分享。首先,要注意的是,其實無論對電影也好對歌詞也好,根本沒有一種解讀稱之為正確或錯誤,頂多只有上下品之分。

「不來也不去」本身就是佛學禪宗的思想,當然這與林夕本身信奉佛教有關。佛理固然艱澀,但林夕最出色就正是把佛理放於日常事中,用簡單的詞句讓大家把握佛祖背後的道理。所以在此不多談八不等佛教哲學,而大家亦不需要有任何佛教背景都能把握歌詞精髓,這亦是林夕技巧高超之處。而且,佛教再艱辛也好,其實也不離人間實相,亦即是佛教說的一切道理何嘗不就是我們凡人每天的生活?

揚帆時 人潮沒有你
我是我 和途人一起
停頓時 在你笑開的眼眉
望穿秋水之美


歌詞的開首所說的揚帆出海就是人生的寫照,在佛教中有一種到彼岸的說法,「彼岸」即是對岸,佛教認為人生終極目標就是由此岸到彼岸,此岸是現世,彼岸就大概是極樂涅槃之意,而所謂的大乘小乘佛教就是指佛教本身就如一條舟,承載幫助著凡人由此岸渡到彼岸。在揚帆之時,亦即我出來世界時,生命中其實只有我一個,即使你在天各一方在生活,但在我的生命中你就根本沒有存在著。這裏有一種人來人往的意味,人生畢竟就是一個人來一個人走,身邊都是途人,而且更重要就是每個人都是以自己第一身視野去看這個世界,所以在我的視點中,你根本就不存在。當我的生命與你生命接軌,兩人因緣相遇,這段愛情尤如望穿秋水之美,甚至令我的生命停頓了一樣。

回程時 浪淘盡了你
任背影 長睡著不起
留下我 在糞土當中
翻檢背囊 直到拾回自己


凡事總有完結一刻,愛情亦如是。有一天,緣份把你從我的生命中帶來,如浪一樣把你在海中掩沒。這時候,生命又再一次剩下自己,種出我們兩人甜蜜戀情的肥沃土壤,到今天已成糞土。我可以做的就只有不斷在過去的回憶中翻檢,直到拾回自己,不再為你而傷心。
掌心因此多出一根刺
沒有刺痛便懶知
就當共你 有舊情沒有往事

林夕的歌往往以歌者的第一身來說理,不來也不去亦不例外,這一段就彷彿是歌者自己說服自己,安慰自己即使掌心多了一根刺,刺雖然不能拔走但既然沒有令自己痛也不如就當這根刺根本不存在。舊情是虛空的,相反往事卻是實在的,其實與你擁有的就只有空的情而不是實的事,既然是空,也用不著去執於空。

如煙 因給你過火
如火 卻也沒熔掉我
回望最初 當喪失是得著可不可
可痛若驪歌 樂如兒歌
像你沒來過 沒去過


佛教說因果,世間萬事萬物也逃不出因果的關係網中,有煙是因為我給你遞過火。這兩句點煙的過程就是比喻兩人當初相戀的過程,兩人當初相戀是因為我去 approach 你,可是愛上你以後就如燈蛾撲火一樣,不過歌者安慰自己,其實愛上你也沒有把我毀滅。隨後兩句就像「風景不轉心境轉」,無論外間發生的事是什麼也好,快樂與苦到頭來只決定於你心中,所以你既可以當喪失是得著,可以痛若驪歌亦可以樂如兒歌。終於出現了不來不去,但這裏歌者唱出時還是有點悔氣意味,就像分手後自己安慰說就當你不曾出現過,但歌者自己卻其實深深明白對方在自己心中的地位。

誰同行 仍同樣結尾
血液裡 才遺傳悲喜
誰亦難 避過這一身客塵
但剛巧出於你


個人認為這段過渡堪稱一絕,在全首歌的結構中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如果佛理只適用於一兩個人,那根本沒有說服力。佛最強的就是看破了凡塵俗世,其實人人亦如是,不論你或我。失戀的從來不只你一個,每一個都會經歷這樣的結局。悲喜這種情感就如基因一樣是透過遺傳,因為每一個人都必然有悲有喜,而俗世中的你我又有甚麼可能避開客塵(亦即煩惱),只不過我今次的煩惱剛巧是來源於你而已。



垂頭前 沒緣份喪氣
睡到醒 才站立得起
盲目過 便看到天機
反覆往來 又再做回自己


來到歌曲中的第二個部份,歌者彷彿已經開始看穿塵世間的愛情離不開人來人往,離離合合。如果當初因為失戀而傷感是盲目,那經歷過這一段盲目後,使終於明白佛理,又再做回自己。

即使一生多出一根刺
沒有刺痛別要知
就當共你 有劇情沒有故事


這一段與先前掌心的那一段是有一種層遞的意味,這亦是林夕慣用的手法。由掌心層遞至一生,就如同想說出無論小如分手,大如生死離別,也同一道理,如果沒有刺痛就沒有必要自討苦吃。


如花 超生了沒有果
如果 過路能重踏過
就當最初 是碎步湖上可不可
不種下甚麼 摘來甚麼
像我沒來過 沒去過


終於來到最後一段,也是最精彩的一段。如花和如果這兩句既顯示出林夕驚人的寫作能力外,亦同時為全首歌來一個總結。首先,花與果的關係本身就是因果,林夕道出有花才會有果,當花超生了(即死了)就自然沒有果,就如愛情一樣。不過來到這裏林夕想說的已經不是如果沒有對方的出現,就不會有這一段戀情,林夕最後想講的是我根本沒有出現,就不會有往後的果。

更精彩的是往後兩句
「如果過路能重踏過,就當最初是碎步湖上可不可」
坊間很多解讀都說碎步湖上是指在湖邊散步,沒有出過海揚帆,但我認為這種解讀有點不妥。既然歌曲的主題是不來也不去,就即是說作者想表達的是歌者好像曾經揚帆過,但其實這一切都只是鏡花水月,不真實。大家可以設想怎樣碎步在湖面之上呢?碎步湖上本身是不可能,作者正就是想以這種矛盾句去呼應不來也不去。如果可以從頭再來一次的話,歌者寧願沒有出現過的是自己,就當當初走過的人生,與你的相遇,都如碎步湖上一樣,只是鏡花水月。

不種下什麼,摘來甚麼?回應早前花與果的因果關係,記得當初糞土那一句嗎,如果彼此的愛情是在土壤中放下種子才會出現的話,那不放下種子,往後的一切自然不復存在。先前說過像你沒來過沒去過,是說你沒有出現在我的生命中就不會有這段戀情。但歌者現在明白了,即使你沒有出現,其他人亦會出現,亦會同樣經歷生離死別之苦,所以佛認為人生在世就是苦。歌者現在彷彿已經真真正正看到天機,明白到要離苦的主體應該是自己,因為當初一切的事都由自己種下,只要我不種下甚麼,又可以摘來甚麼呢?就彷彿我沒有來過也沒有去過一樣!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