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一念無明:我們很脆弱

Nikkixlife 於 01/04/2017 發表 收藏文章

《一念無明》是城市的寫照,切切實實地反映出社會的現況,氣氛沉重,給我很多反思。如果我們不看清真相、根治源頭,只會一個惡性循環、一個無盡的止境,繼續互相傷害。

故事中的阿東(余文樂飾) 需要照顧長期病患的媽媽(金燕玲 飾)。當爸爸黃大海(曾志偉 飾)和弟弟都眼不見為淨時,依然無微不至地照顧。一次意外殺了媽媽,被判入精神病院一年。一年後重新投入社會,跟爸爸一起住在幾百呎的劏房內,卻因精神病的病歷被歧視,得到社會無情的對待。在阿東的角度,在大海的角度,《一念無明》反映各種社會問題,在每件事上都沒有對與錯之分,每個角色都有他艱難的地方,他們也是社會壓力所產生出來的悲角。阿東入精神病院前承受著照顧媽媽的責任,承受不少精神壓力,從精神病院出來後承受著社會的標籤,就算重新做人,都被標榜「痴線佬」、「有病」的形容。大海早期用工作逃避與家人的相處,當阿東從精神病院出來後,他的內疚堅負起爸爸的責任,現在換他作為照顧者,跟以前的阿東一樣,承受著無形的壓力,對著社會無力吶喊。而金燕玲長期受病魔折磨,無力照顧自己,家人的離棄,令她傷心又絕望,是代表長期病患和老人家的控訴。


不論是前段照顧媽媽的阿東、康復後的阿東還是照顧阿東的大海,也說出病患者和照顧者的精神壓力,他們重新投入社會,可是社會的標籤卻令他們有心無力。尤其是在醫院上大海和阿東的情感爆發,雙方的無奈告訴我們照顧者和被照顧者的精神折磨。大海説:「做一個仆街好容易,眼不見為淨。」是的。不盡責任有何難?什麼都不用理就可以。可是過不過到自己?以前他曾經是個混蛋,掉低家庭不管,到現在就像輪迴一樣,惡性循環。問題一直都在,我們只是逃避,不願意正視問題,到最後還是回到自己身上。


對於無法了解阿東的想法,大海在後期不斷提問:「係咪所有嘢都可以外判?」有時候,我們迫於現實的情況下,把照顧家人的工作外判,把無法照顧的老人家放在老人院,把有病患的家人放在護理院後,致身於度外,那關心家人的責任呢?外判後又有發自內心地關心過他們嗎?還是只為了應付外人,令自己的心好過點?


我們都很脆弱,很無助。當人感到很無力時,面臨情緒崩潰,容易走到一個死胡同。儘管阿東和大海在前期的不信任和互相傷害,鄰居的不信任,他們最終也是對方的心靈拯救者,「相信」和「愛」是唯一的解藥。


劇本的張力凝結觀眾的每個喘息,角色的每個舉手投足、欲言又止的停頓,表達他們心內的複雜情緒,對社會的矛盾和無奈。《一念無明》揭露香港社會的多個問題-社會對病患者的標籤和不接納、照顧者/被照顧的精神壓力、精神健康的支援缺乏、責任外判、甚至是住屋空間,讓我們看清這社會的問題思考。回想最近多宗學生自殺的悲劇,找出壓力的源頭怎樣抵抗這個社會的無情呢?

「只有用心才能看得見。真正重要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見的。」-小王子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