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SD 是甚麼?
P T S D 你 有 聽 過 嗎 ? 黎 巴 嫩 首 都 貝 魯 特 8 月 4 日 發 生 爆 炸 , 3 0 萬 人 流 離 失 所 , 黎 巴 嫩 進 入 緊 急 狀 態 , 並 面 臨 可 能 的 斷 糧 情 況 。 每 逢 發 生 重 大 事 件 , 例 如 天 災 人 禍 , 常 聽 新 聞 裡 提 及 P T S D , 到 底 這 是 什 麼 ? 是 心 理 病 嗎 ? 其 實 P S T D 是 指 P o s t – T r a u m a t i c S t r e s s D i s o r d e r , 即 是 創 傷 後 壓 力 症 , 是 焦 慮 症 的 一 種 。 本 文 將 與 你 講 解 P T S D 的 成 因 、 病 徵 和 治 療 方 法 , 希 望 讓 大 家 多 了 解 !
一個人在經歷了巨大威脅性或災難性事件之後,有可能因而引發創傷後壓力症。最初這個病症出現在上世紀越戰的退伍軍人身上,根據美國政府退伍軍人事務處(U.S. Department of Veterans Affairs)截至2018年9月份的數據,多達15%曾參與越戰的美國退伍軍人被診斷患上創傷後壓力症,此疾病由1980年至今受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注。時至今日,除了戰爭以外,其他災難性的事件,包括目睹兇殺案、經歷海嘯生死關頭、經歷槍擊案、交通事故、親友突如其來傷亡、遭受暴力對待、被性侵等等,亦有可能引發這病。根據《精神病診斷與統計手冊 – 第五版》,創傷後壓力症的症狀包括:出現回閃和夢魘,患者不斷回憶起創傷事件,真實地多次經歷該事件,有如親歷其境,似乎看到當時發生的影像,嗅到當時環境的氣味,聽到當時的聲音,令患者心理上感到非常驚恐、緊張,生理上出現冒汗、身體疼痛、嘔心、顫抖、肌肉繃緊等。例如一個經歷了南亞海嘯的患者,他 / 她出現回閃時,會回憶起當時海浪鋪天蓋地湧過來,對這個恐怖場景歷歷在目,仿佛嗅到當時海水的味道,耳邊迴盪著尖叫聲。夜間也有可能發惡夢。患者會在災難後,刻意地迴避可能勾起回憶的一切事物,例如一個經歷了嚴重車禍的患者,過後不願坐車和駕車,亦不願意經過當初發生事故的地方。有患者會裝作無事,故意讓自己忙碌於工作,或把傷痛的情緒演繹成為麻木,疏遠與災難事件有關的人,或長期高度戒備,無法放鬆下來。在認知能力上,有患者會忽然無法回憶起災難性事件,好像忽然失憶似的,或出現扭曲失實的想法,例如有退伍軍人覺得世界上無人可以相信,處處都有人隨時襲擊他 / 她。情緒上,患者會出現易怒、容易驚慌和心情低落、對平日的愛好和社交失去興趣、容易出現魯莽或自我傷害的行為,例如酗酒、濫用物質、自殘等。
但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每個人遇上創傷性的災難,都一定會患上創傷後壓力症。大多數人在經歷創傷後會出現壓力徵狀,一般維持一個月就慢慢消退,這屬於急性壓力反應。創傷後壓力症是指壓力徵狀持續好一段時間,而且明顯嚴重影響生活。2006年加拿大蒙特利爾發生校園槍擊案,事後當局隨即安排了專業團隊,對經歷了槍擊案的人們提供早期心理介入服務(英文稱作psychological debriefing)。那麼只有成人才有可能患上創傷後壓力症嗎?答案是,不是的,兒童也有機會患病的,家長在事件過後,除了照顧好自己的身心需要,也需對幼兒加倍觀察,有需要時求助於專業人士。
PTSD處理方法
倘若患上創傷後遺症,在個人層面上,患者即是不是專業人士,也可以用以下方式來幫助自己舒緩徵狀:如感到合適,情況許可,保持健康社交,與家人朋友會面、保持適量運動的習慣、照常工作。產生創傷性壓力徵狀,我們毋須怪責任何人,這並非弱者的表演而是正常反應,亦不用刻意隱藏負面情緒。亦可以嘗試靜觀、冥想等,讓自己以一顆非批評的心來觀察當下,舒緩壓力。患者的親友也可以持平中立地,在患者想傾訴的時候,聆聽患者,給予足夠的空間讓他們面對負面情緒。如果需要專業人士的協助,筆者建議患者可以先向信任的家庭醫生或社工求助,了解轉介程序、治療方式等詳情之後再作決定。除非有生命危險,否則正常情況下,醫生、社工和治療師等專業人士不會強迫任何應診者接受治療,或談及他 / 她不願提及的事。根據醫管局的病人權益,病人有權接受或拒絕任何藥物、檢驗或療法,亦有權徵詢其他醫生的意見,以及有權清楚知道有關病情的治療計畫。
藥物治療、認知行為治療和眼動減敏及重組(Eye 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and Reprocessing)治療為常見臨床方案。在藥物治療前,一般建議先採用處理創傷事件的心理治療,包括小組輔導、精神動力心理治療等,讓患者學習管理強烈的負面情緒,控制徵狀,例如學習靜觀減壓等。眼動減敏及重組法始於1980年代,患者在治療時的指導下,一邊回憶創傷性事件,一邊有節奏地轉移視線,刺激大腦調整信息的處理。如有需要,精神科醫生或會處方抗抑鬱藥,例如血清素,以及抗焦慮藥,以減輕患者高度戒備、難以入睡的情況。
這大半年來,本地和國際社會禍事連連,令人除了關注公共衛生之外,也留心精神健康。筆者希望能透過Void,提升大眾對心理健康!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希望大家喜歡我們今天的文章,我們也有拍攝Youtube 頻道,為大家制作心理健康、精神健康上的內容,大家有興趣也可以到我們Channel 看看: https://www.youtube.com/c/陳棨豪HerculesChan
如果你需要一個冥想的引導可以,按以下連結。或者也可以到Apple Store/Google Store 下載免費廣東話冥想應用程式”Void”,入面有14天免費冥想課程、心情日記,放鬆練習給大家使用。
文章連結: PTSD是甚麼?處理PTSD的方法
延伸閱讀:黑豹Chadwick Boseman不敵癌魔?不得不知【和癌症病人相處的五大要點】
三浦春馬自殺!? 你不能輕看的【隱性抑鬱症五大特徵】- 完整講解
冥想(Meditation) 的六大好處
參考資料:
https://www3.ha.org.hk/pwh/content/comm/patientcharter_c.html
https://www3.ha.org.hk/cph/imh/doc/information/psychiatrists/L18.pdf
***多謝讀者的更正,PTSD根據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5)的最新資料,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PA) 已把PTSD歸納為Stress-Related Disorder. 原文: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will be included in a new chapter in DSM-5 on Trauma- and Stressor-Related Disorders. This move from DSM-IV, which addressed it as an anxiety disorder, is among several changes approved for this condition that is increasingly at the center of public as well as professional discussion. “
P T S D 你 有 聽 過 嗎 ? 黎 巴 嫩 首 都 貝 魯 特 8 月 4 日 發 生 爆 炸 , 3 0 萬 人 流 離 失 所 , 黎 巴 嫩 進 入 緊 急 狀 態 , 並 面 臨 可 能 的 斷 糧 情 況 。 每 逢 發 生 重 大 事 件 , 例 如 天 災 人 禍 , 常 聽 新 聞 裡 提 及 P T S D , 到 底 這 是 什 麼 ? 是 心 理 病 嗎 ? 其 實 P S T D 是 指 P o s t – T r a u m a t i c S t r e s s D i s o r d e r , 即 是 創 傷 後 壓 力 症 , 是 焦 慮 症 的 一 種 。 本 文 將 與 你 講 解 P T S D 的 成 因 、 病 徵 和 治 療 方 法 , 希 望 讓 大 家 多 了 解 !
一個人在經歷了巨大威脅性或災難性事件之後,有可能因而引發創傷後壓力症。最初這個病症出現在上世紀越戰的退伍軍人身上,根據美國政府退伍軍人事務處(U.S. Department of Veterans Affairs)截至2018年9月份的數據,多達15%曾參與越戰的美國退伍軍人被診斷患上創傷後壓力症,此疾病由1980年至今受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注。時至今日,除了戰爭以外,其他災難性的事件,包括目睹兇殺案、經歷海嘯生死關頭、經歷槍擊案、交通事故、親友突如其來傷亡、遭受暴力對待、被性侵等等,亦有可能引發這病。根據《精神病診斷與統計手冊 – 第五版》,創傷後壓力症的症狀包括:出現回閃和夢魘,患者不斷回憶起創傷事件,真實地多次經歷該事件,有如親歷其境,似乎看到當時發生的影像,嗅到當時環境的氣味,聽到當時的聲音,令患者心理上感到非常驚恐、緊張,生理上出現冒汗、身體疼痛、嘔心、顫抖、肌肉繃緊等。例如一個經歷了南亞海嘯的患者,他 / 她出現回閃時,會回憶起當時海浪鋪天蓋地湧過來,對這個恐怖場景歷歷在目,仿佛嗅到當時海水的味道,耳邊迴盪著尖叫聲。夜間也有可能發惡夢。患者會在災難後,刻意地迴避可能勾起回憶的一切事物,例如一個經歷了嚴重車禍的患者,過後不願坐車和駕車,亦不願意經過當初發生事故的地方。有患者會裝作無事,故意讓自己忙碌於工作,或把傷痛的情緒演繹成為麻木,疏遠與災難事件有關的人,或長期高度戒備,無法放鬆下來。在認知能力上,有患者會忽然無法回憶起災難性事件,好像忽然失憶似的,或出現扭曲失實的想法,例如有退伍軍人覺得世界上無人可以相信,處處都有人隨時襲擊他 / 她。情緒上,患者會出現易怒、容易驚慌和心情低落、對平日的愛好和社交失去興趣、容易出現魯莽或自我傷害的行為,例如酗酒、濫用物質、自殘等。
但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每個人遇上創傷性的災難,都一定會患上創傷後壓力症。大多數人在經歷創傷後會出現壓力徵狀,一般維持一個月就慢慢消退,這屬於急性壓力反應。創傷後壓力症是指壓力徵狀持續好一段時間,而且明顯嚴重影響生活。2006年加拿大蒙特利爾發生校園槍擊案,事後當局隨即安排了專業團隊,對經歷了槍擊案的人們提供早期心理介入服務(英文稱作psychological debriefing)。那麼只有成人才有可能患上創傷後壓力症嗎?答案是,不是的,兒童也有機會患病的,家長在事件過後,除了照顧好自己的身心需要,也需對幼兒加倍觀察,有需要時求助於專業人士。
PTSD處理方法
倘若患上創傷後遺症,在個人層面上,患者即是不是專業人士,也可以用以下方式來幫助自己舒緩徵狀:如感到合適,情況許可,保持健康社交,與家人朋友會面、保持適量運動的習慣、照常工作。產生創傷性壓力徵狀,我們毋須怪責任何人,這並非弱者的表演而是正常反應,亦不用刻意隱藏負面情緒。亦可以嘗試靜觀、冥想等,讓自己以一顆非批評的心來觀察當下,舒緩壓力。患者的親友也可以持平中立地,在患者想傾訴的時候,聆聽患者,給予足夠的空間讓他們面對負面情緒。如果需要專業人士的協助,筆者建議患者可以先向信任的家庭醫生或社工求助,了解轉介程序、治療方式等詳情之後再作決定。除非有生命危險,否則正常情況下,醫生、社工和治療師等專業人士不會強迫任何應診者接受治療,或談及他 / 她不願提及的事。根據醫管局的病人權益,病人有權接受或拒絕任何藥物、檢驗或療法,亦有權徵詢其他醫生的意見,以及有權清楚知道有關病情的治療計畫。
藥物治療、認知行為治療和眼動減敏及重組(Eye 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and Reprocessing)治療為常見臨床方案。在藥物治療前,一般建議先採用處理創傷事件的心理治療,包括小組輔導、精神動力心理治療等,讓患者學習管理強烈的負面情緒,控制徵狀,例如學習靜觀減壓等。眼動減敏及重組法始於1980年代,患者在治療時的指導下,一邊回憶創傷性事件,一邊有節奏地轉移視線,刺激大腦調整信息的處理。如有需要,精神科醫生或會處方抗抑鬱藥,例如血清素,以及抗焦慮藥,以減輕患者高度戒備、難以入睡的情況。
這大半年來,本地和國際社會禍事連連,令人除了關注公共衛生之外,也留心精神健康。筆者希望能透過Void,提升大眾對心理健康!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希望大家喜歡我們今天的文章,我們也有拍攝Youtube 頻道,為大家制作心理健康、精神健康上的內容,大家有興趣也可以到我們Channel 看看: https://www.youtube.com/c/陳棨豪HerculesChan
如果你需要一個冥想的引導可以,按以下連結。或者也可以到Apple Store/Google Store 下載免費廣東話冥想應用程式”Void”,入面有14天免費冥想課程、心情日記,放鬆練習給大家使用。
文章連結: PTSD是甚麼?處理PTSD的方法
延伸閱讀:黑豹Chadwick Boseman不敵癌魔?不得不知【和癌症病人相處的五大要點】
三浦春馬自殺!? 你不能輕看的【隱性抑鬱症五大特徵】- 完整講解
冥想(Meditation) 的六大好處
參考資料:
https://www3.ha.org.hk/pwh/content/comm/patientcharter_c.html
https://www3.ha.org.hk/cph/imh/doc/information/psychiatrists/L18.pdf
***多謝讀者的更正,PTSD根據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5)的最新資料,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PA) 已把PTSD歸納為Stress-Related Disorder. 原文: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will be included in a new chapter in DSM-5 on Trauma- and Stressor-Related Disorders. This move from DSM-IV, which addressed it as an anxiety disorder, is among several changes approved for this condition that is increasingly at the center of public as well as professional discussion. “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