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提一句:這篇文章對小說作家、電視劇編劇組並沒有任何不敬之意,只是討論一下小說變成電視劇後的情況。
黃易於2017年4月5日辭世,相關報導的標題大多寫有「《尋秦記》、《大唐雙龍傳》作者」等字眼,更有報導附上古天樂出演《尋》時的劇照,如果以往沒有留意小說的人,可能會說一句:「啊~ 原來他是《尋》的作者。」 但黃易離世,跟古天樂有什麼關係呢? 或者只能簡單理解,黃易寫出了項少龍,而剛巧,古天樂飾演過項少龍。
如果說,神級地寫下項少龍的,是黃易;那麼,塑造出神級項少龍的,是電視劇。
黃易先生的忠實讀者當然不少,但相信亦有很多人是因為電視劇集才認識到他的故事。 不得不承認,人們都只知道項少龍是古天樂,寇仲是林峰、徐子陵是吳卓羲…… 卻不知道原著中的他們到底是個怎麼樣角色。 例如項少龍在電視劇中是個英勇正義的男神,而在原著小說(前部份)卻是個好色又花心的男人,單是這一點已經不是很多人知道,特別是那些對海量文字的小說有恐懼的觀眾。
其中差異最大的,相信是2004年TVB劇集《覆雨翻雲》(此劇很少被觀眾談論),劇中大部份角色只保留姓名,但跟原著背景和性格完全拉不上關係,角色就跟劇集一樣,只是跟原著小說同名而已。
看過小說的讀者都會知道,不論是《尋》、《大》或者《覆》,原著故事跟電視劇的差異很大,除了主體故事,很多枝節都是改編而成。 不過這一點也是可以理解的,黃易的小說裡多會加入情色描寫,而這些都不能放在電視上,就只能改一個「守規矩」的版本。
在很多情況下,影像較文字更易受注目,特別是TVB在2000年初拍攝《尋》、《大》的特效和陣容,(惟時至今日,特效仍彷彿是停滯不前),大台當年有資金,加上當時編劇的用心,再配以一眾演員的精湛演出,的確令劇集取得成功,更令演員更上一層樓。
小說是屬於文字的世界,每個讀者閱讀時「看到」的項少龍都不一樣,如果看過小說後再看電視劇,或者會不認同古天樂是項少龍;同樣地,看過電視劇再看小說的,或者會難以想像項少龍是古天樂。
文字演化出電視劇,同時,電視劇亦重塑了文字。
============================
Facebook 葦文 Write Man
https://m.facebook.com/writing.with.a.pen/
Fanpiece 葦文 Write Man
http://lifestyle.fanpiece.com/writingman/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