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心主義 - 夕筆語

回想起中四那年,筆者就是因為讀了王力的《請客》而開始對世俗禮節作出種種反思,這亦為筆者醉心於哲學之第一段橋樑。而那時,筆者就覺得「禮節」這種東西是萬惡根源。

對於禮俗泛濫,筆者身為個人無政府主義者,認為「存在」就是人類的黑色信念,而「禮」這種東西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關聯性,使到社會狀態變得更穩固,此為惡之極也。

以送禮為例,你給我紅封包,我又要給回你;你送我月餅,我又要再回禮;你到寒舍聚一會,下次我又會受邀並定必應約……其實,以上為的不就是面子?互相不放棄機會來「讓」,猶如鏡對鏡擺放般,相送何時了?

人類就是很奇怪,明明不是自己的心意又偏偏常作出違背本心的決定。可能有一個人你不太喜歡,但基於禮貌的原因,總是不得不和那個人打招呼,甚至寒暄。難道傳統儒學的所謂美德都是「造」出來的?往往就是違背自己心意,欺騙別人。

一次的虛偽能夠增加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要做到大眾化和諧就要違背自我,然而人類就是接受,甚至喜歡這種「善意」的謊言。

最後,跟大家分享一個故事。一位居士拜訪一位高僧,到了午飯時間,他們面前有兩碗分別一大一小的麵。高僧把大碗推至居士前,示意讓他吃,可是居士沒有推回便吃;用膳過後,居士見高僧面有慍色,欲問其故,而高僧沒回應……(以下為原文節錄)

居士見高僧一語不發,便恭敬地說:「我確實是餓了,只顧自己狼吞虎咽的確有失禮之處,然而我將你推給我的大碗麵再推回到您的面前,那不是我的本願,既然不是我的本願,我為甚麼要那樣做呢?我要問師傅,你推我讓的目的是什麼?」高僧答:「吃飯。」居士嚴肅地說:「既然目的是吃飯,您吃是吃,我吃也是吃,何必再你推我讓!難道您把大碗讓給我不是真心的嗎?如果不是真心的,那您為甚麼要那樣做呢?」

以下內容改編自尼采的一句名言。接受一種禮節,僅僅因為它是傳統美德。這無非意味著:無自我、虛偽、欺騙!那麼無自我、虛偽、欺騙是實踐傳統美德的前提嗎?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