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叮蟲咬 - 敏感? 蟲咬皮炎? 蜂窩性組織炎?



春天來臨後, 昆蟲都活躍起來! 蚊蟲的甜品們就如臨大敵一樣, 防蚊膏, 防蚊中藥包, 香薰油, 滅蚊機, 蚊怕水, 防蚊精油扣等等無一不備; 一般人給蚊蟲咬後1-2天就止痕消腫; 但有些人卻會在蚊蟲叮咬後出現敏感反應,甚至蟲咬皮炎、或更嚴重的蜂窩性組織炎等。

有些昆蟲的分泌物或腹部針刺帶有獨特的蛋白質都會使敏感患者容易觸發症狀,比較常見的昆蟲有蚊、蟎蟲、跳蚤、蠓、蜜蜂、紅火蟻、毛蟲等。其次,最近隱翅蟲「傷人」病例也不少。隱翅蟲長得有點像飛螞蟻,喜夜間活動,聚集在有燈光的地方。這種蟲體液有強酸性,如果把隱翅蟲拍碎在皮膚上,毒液就會「傷人」,引起成片的皮膚瘙癢、起水泡、化膿,而且越抓越嚴重。所以有說見到隱翅蟲不要用手拍死牠, 在家的話最好用電蚊拍較為安全。

《敏感症狀》
被帶有獨特蛋白質的昆蟲刺咬會刺激人體免疫系統產生過敏反應,這些昆蟲會分泌大量包括組織胺的發炎因子,導致常見如紅腫、痕癢等較輕微症狀。組織胺也會令血管擴張並且充血,引發丘疹; 情況嚴重者患處會腫脹至有體液滲出,產生水泡,若水泡穿破會引致傷囗外露,增加細菌感染風險。
(有BLOGGER給蟲叮咬後傷口腫漲)


若組織胺水平太高,經血液循環走到全身或會引致血管性腫脹甚至休克,即手部被蚊叮咬,身體其他部位也有可能紅腫,常見如面部、眼皮等皮膚較薄部位較易察覺腫脹現象。若病情嚴重,大量白血球更會聚集於發炎患處,形成膿頭。

蟲咬皮炎(Insect Bite Dermatitis)是指昆蟲叮咬人類皮膚而引起的炎性皮膚病。蟲咬性皮炎又可稱“丘疹性蕁麻疹”,一般為紅色水腫性丘疹,中央可有小水皰,黃豆大小,通常發炎於暴露部位和腰周。

亦有些朋友嚴重得患上蜂窩性組織炎(Cellulitis); 這個學名又是甚麼來的呢?
其實是人體皮下像蜂窩狀脂肪層,受細菌的侵入引起發炎腫大,就稱之為『蜂窩性組織炎』。 最常發生感染的部位是小腿及腳踝。表現症狀以「紅、腫、熱、痛」為主,但它發生的前提條件是身體必須有「傷口」, 傷口不一定給蚊蟲咬而來,一旦傷口沒處理好,讓「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機可乘,就可能誘發細菌感染。因此,皮膚若有蜂窩組織炎,患部常有一整片紅腫熱痛,容易合併發燒、全身疲倦無力,傷口周圍一般不會有癢的感覺。
(患者被蟲咬後2星期腫脹情況)

(患者隔幾天拍攝相口相片)


《幾類人士必須小心過敏反應》

- 本身有過敏症如患濕疹、哮喘、眼睛結膜敏感等人士,被叮咬後不但較易產生強烈反應,更可誘發風疹 (又稱蕁麻疹)、濕疹等炎症發作;
- 兒童, 因免疫系統未成熟,容易出現較大敏感反應,患處被咬後易持續及嚴重紅腫。
- 孕婦, 孕婦遭蚊咬的機會比未懷孕的女性高出1倍。因為婦女在懷孕期間所呼出的氣體含有多種不同的化學物質,因而成為瘧蚊的叮咬目標。此外,孕婦體溫較高,出汗也多,是皮膚細菌滋生的良好基地。這兩個原因使孕婦比其他婦女更易惹蚊子「光顧」。對於孕婦而言,蚊咬後處理不當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皮膚會變的比較脆弱,下肢末端的循環系統較差,因此存在有慢性潰瘍的風險。若發生潰瘍,就會提供細菌感染的通道, 所以被叮咬後, 切忌「R痕」否則引致傷口細菌入侵難以癒合。

《治療方法》
被不知名昆蟲叮咬後出現急性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口腫、面腫,應冰敷患處,並盡快求醫;如被叮咬後數天發燒,宜先冰敷盡快求醫並向醫生報告
如果是一般的蚊蟲咬紅腫敏感, 可以塗抹防敏藥膏或服用抗敏藥物,及處方用外用類固醇藥膏;但若紅腫沒消退,甚至擴大、化膿、發燒、淋巴結腫大,就必須進一步檢查是否有細菌感染引致的蟲咬皮炎。
通常醫生在初期會開口服止癢藥先止癢,但若已有傷口,則會再開抗生素,預防傷口感染。 症狀輕微使用抗組織胺或是類固醇藥膏等消炎鎮靜藥物治療, 若症狀未緩解且有持續擴大的情形時,則採靜脈注射抗生素。

蜂窩性組織炎處方病人用的抗生素要取決於患者的嚴重度及化膿性, 輕微、中度蜂窩性組織炎,通常不需要住院,口服抗生素治療即可,但若符合兩項以上SIRS標準,則應該考慮靜脈注射抗生素,這時候通常需要住院。 如傷口已經形成膿瘍就必須采外科手術的切開引流與傷口的擴創處理。
(相片自蘋果日報)

希望幫到各位啦!

**誠邀你FOLLOW此BLOG外,分享及推介比你身邊既朋友知啦~
**從事醫療產品既你, 如果想我地幫你介紹產品資料比大眾, 歡迎電郵聯絡我地架!
E-MAIL: sales1@innotronik.net
-----------------------------------------------------------
資訊來源:互聯網
圖片來源:互聯網
撰文: 細LING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