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並不須好性》創作班底首度剖析作品 無性戀者阿康:從第二角度認識自己


撰文:proxlogue
文字編輯:Mo、Henry

原文刊於G點電視,首次刊出日期為2023年4月9日

香港樂壇一直都被標籤為「盛產情歌」。甜甜的熱戀歌、酸酸的兵仔歌、苦苦的失戀歌、辣辣的情慾歌,相信隨口都能唱出幾首。但你又有否發現,這些情歌一直欠缺了性/別小眾的聲音?

最近,一首以「無性戀」為主題的情歌逐漸吸引了社會大眾的目光。社會企劃《面對面 Face to Face》的學員顧曉瑩KU(作曲人)、黃凱逸Zelos(作詞人)、甘尉璇Chloe(MV 導演)就以無性戀者康的故事作為藍本,創作了情歌《我並不須好性》。以非異性戀主導、非建基於情慾的姿態進軍樂壇,究竟這首有關無性戀者的情歌是想表達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我並不須好性》創作班底

無性中有性:既是康的故事,也是「觀眾濾鏡」

一點進MV,映入眼簾的是主角與伴侶卿卿我我的鏡頭。身穿小背心的二人時而擁抱再愛撫彼此,時而把對方撲倒再熱吻。配上「碰撞身體」、「粗壯身體」、「進出」、「佔領」、「交接」等充滿性意味的歌詞用字,想必大家都瞬間滿腦疑問。不是說無性戀故事嗎?怎麼這麼多情慾的元素?

「康認為自己不是完全感受不到性吸引(sexual attraction),所以一直都懷疑自己只是半無性戀(demisexual)(編按:即在形成緊密情感連結後才感受到次要的性吸引)。由於他不是完全對『性』反感,我希望加入主角與伴侶帶點纏綿、互相挑逗的情節,令故事更加貼近康。」執導MV的Chloe拆解自己為何設計充斥情慾的MV畫面。作詞的Zelos對此感到認同,亦表示自己之所以加插較為情慾的歌詞字眼,都是想展現康與性愛世界之間的互動。他補充:「其實獨白部分的歌詞『I don’t need your kiss』原本是『I don’t want your kiss』。但考慮到康不是對『性』反感(sex repulsed),只是對『性』無感(sex indifferent),所以就把『don’t want』(不想要)改成了『don’t need』(不需要)。」

MV導演Chloe設計充斥情慾元素的畫面,以及作詞人Zelos加插情慾的歌詞字眼,展現身為無性戀者的康與性愛世界的互動。(圖片來源:《我並不須好性》MV)

不過,在進行以上創作時,班底一直都有兼顧聽眾對「半無性戀」的認識程度。雖然「半無性戀」最能貼切地形容康,但班底始終擔心大眾連「無性戀」這雨傘術語(umbrella term)都認識不多,若然把作品主題進一步收窄至「半無性戀」,未免會太過複雜、太難入口。Chloe解釋指:「主流普遍對無性戀的認知是完全拒絕『性』、抗拒『性』,所以我還是有順應『觀眾濾鏡』,拍出他們預料之中的畫面——主角推開伴侶的性暗示。我認為這樣能平衡一下無性戀和半無性戀的演繹。」Zelos也解釋道:「以『有性』對比『無性』最能輕易地讓觀眾理解無性戀,繼而了解半無性戀。歌詞『碰撞身體也沒有激情』、『粗壯身體誘惑我不明』正正是在體現這個對比。」

曲詞MV循環反覆:康的自我叩問與身份流動
< 1 2 3 5 >
標籤: 音樂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