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千秋(盪鞦韆):童年時的集體回憶?

香港情未了 於 30/03/2016 發表 收藏文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WHDTACvm-w
童年時我與你打千秋想要攀月亮...

公眾平台的小花園有兩台兒童鞦韆架。通常,孩子們一見就爭相上前大叫:「打千秋」;現在,又多了小孩會說:「盪鞦韆」。

「打千秋」可會是人們的孩提時代的集體回憶?
小時候,我是很會「打千秋」的。無論,單人打、雙人打、企著打或坐著打,一一都難不倒我的。我還有一絕招,是其他膽小的孩子不敢嘗試的。那就是企著打千秋,當千秋板往後盪的時候,我會凌空飛跳出去,落地企穩後要立刻往前跑,否則會給盪回來的千秋板打個正著!

這是否盪鞦韆的最高境界?
下大雨的時候,我以為打千秋是最好玩的!迎著天空紛飛亂舞的雨點撲面而來,閉上眼張大嘴喝一個滿滿的在口,慶幸總避開跟千秋過不去的雷電,越打越高的千秋作勢要跟風雨對抗,然後凌空飛身躍下把地上的水窪踐踏得水花四濺,渾身濕透回家給母親責罵已是尋常等閑事了!
不知何時,我的鞦韆盪不起來;靜靜地坐著或偶爾動一動,卻成為了傾談心事或沉思默想的好去處,還要在鞦韆架的旁邊地上放置一罐一樽的酒。是千般的相思讓它盪不了幾下?是長大的身體令它沉重了起來?還是兒時的輕盈不復再使它騰空飛盪?
如今,眼前來了兩台兒童鞦韆架,夜靜人稀好讓我可坐下,但我怎也盪不動它。忽地來了一個小女孩,默不作聲地騎上右邊的鞦韆板越盪越高,跟我的成了強烈的對比。忽地左邊來了一個小男孩抱著鞦韆架柱,說我的腳太長身太重大人不該盪兒童的鞦韆。
我才明白,兒時的千秋已遠我而去!於是,鞦韆送別了我,再讓他們盪出一個童年的永恆來。
千秋的歷史

鞦韆是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創造的一種運動。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傳入中原地區,因其設備簡單,容易學習,故而深受人們的喜愛,很快在各地流行起來。漢代(公元前206年~220年)以後,鞦韆逐漸成為清明、端午等節日進行的民間體育活動併流傳至今。

早在原始社會,祖先為了取得食物,常要攀藤上樹,在勞動中創造了盪鞦韆的活動。民間最早的鞦韆活動,人們稱為「千秋」。傳說是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創,開始時只是一根繩子,以手抓繩而盪。後來,齊桓公北征山戎族,把「千秋」帶入中原,漢武帝時因為它與「千秋萬壽」這個祝壽詞衝突,而改為「鞦韆」,後來就改為用兩根繩加踏板的鞦韆。到了唐宋時期,盪鞦韆逐漸成為女子嬉戲玩耍的遊戲,女子們衣衫裙裾隨風飄動,搖曳多姿,甚是好看。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