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Eczema)
網上的媽媽GROUP很多時都見媽媽們查詢初生孩子或幼兒的皮膚問題,較普遍問如何舒緩幼兒濕疹方法或求護理推介。而最近的新屯門中心3屍命案,涉嫌弒雙親後自殺亡的23歲細女留下遺書,披露罹患嚴重濕疹,令她生不如死。可見濕疹是相當使人煩惱又氣餒的病患。
濕疹是本港很常見的皮膚問題,是一種皮膚發炎反應的統稱,是指某一類可由多種問題導致的皮膚炎症,佔所有皮膚疾病約三分之一。 濕疹是由於皮膚屏障功能(skin barrier function)失調所致,每當天氣或環境轉變, 皮膚屏障無法抵擋外來刺激,細菌或致敏原等物質有機可乘入侵體內致免疫系統過敏反應, 使皮膚出現紅腫、痕癢等濕疹病徵。
濕疹是沒有年齡的區分,嬰兒及老年人也會受濕疹的折磨,當中最為人熟悉的是小兒濕疹(又稱為異位性皮膚炎),其他問題例如接觸性皮膚炎、主婦手等,也歸類為濕疹問題。最常出現濕疹的身體部位是在面部及四肢,膝部背面及內側也是常見濕疹的地方。濕疹跟遺傳有關?
縱然目前醫學界對濕疹病發源由還未完全掌握,但發現患上濕疹與遺傳有相當的關連!
有研究顯示,若父或母其中一方患有敏感病症,其子女約有二至三成機率罹患濕疹;若父母同時患有敏感病症,機率會大幅增至五至七成。在兒童個案中,小兒濕疹、鼻敏感及哮喘三者可稱為「過敏三元症」,若幼兒出現其中一種敏感病症,則隨後有可能會出現另外兩種過敏症。
濕疹症狀
濕疹症狀主要是有劇烈痕癢和皮膚出現紅腫發炎的現象,患者的皮膚一般較乾燥,也會伴隨鱗屑、皮膚出現破損,脫皮及水泡等情況。急性皮疹如經適當治療,可在1~2周內治癒。相反治療不當,會令濕疹反覆發作,轉為慢性,病程可遷延數月至數年不等:
一、急性濕疹:起病急,可發於身體各部; 常見於前額、眼皮、頰部、耳鼻、四肢的曲側、腋窩、膕窩、女性乳房下皺折處、陰囊、女陰和肛周,呈對稱性、瀰漫性和多形性,表現為皮膚潮紅、出現疹子、水泡、脫皮紅斑、丘疹、瘡疹、糜爛、滲液和結痂、有點濕濕黏黏的,邊界 不清,炎症反應明顯,癢或灼痛。也可有發熱和全身不適。
二、慢性濕疹:多從急性演變而來,也有開始即為慢性者,偶然呈急性症狀。常見於頭面部、肘窩、小腿、陰囊等處,常局限於某一部位,皮損增厚粗糙,皮膚呈現比較乾燥、粗糙、有破裂或脫皮、鱗屑的變化。苔蘚樣變、脫痟、色素沉著等,邊界清楚,劇癢。
常見的濕疹類型:
1.異位性濕疹 (Atopic Eczema):
這是最常見的一種濕疹,患者的臉頰、手、腳及皮膚摺疊等地方會皮膚乾燥、痕癢、紅腫,此外亦會有水疱,滲膿、結痂和變厚等現象。患病成因目前仍然不明,估計是患者對環境中的某些物質過敏導致或與遺傳有關。 大部分患者有個人或家庭性的敏感、哮喘和枯草熱等病。病人涉及不同年齡人士,但以 5 歲以下小童為最多,大部分小童患者的病情都是輕微的,香港約有一成半至兩成兒童受小兒濕疹問題困擾,通常於一歲前病發,而約有六成患者會在青少年期間痊癒。治療的方法主要是用藥物如潤膚劑類固醇藥膏等。
2.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 (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這是因為皮膚長期接觸過敏原而產生的過敏反應,它可使皮膚出現痕癢及紅疹等徵狀。這些過敏原本是無害的物質,而常見的過敏原有橡膠、香水、鎳 (皮帶扣、牛仔褲鈕,耳環常用的物質)。最有效的處理方法是避免接觸過敏原。
3.刺激性接觸性皮膚炎 (Irritant Contact Dermatitis):
這是因為皮膚長期接觸一些刺激物質 (如肥皂、洗潔劑、化學品等)而引起的反應,患者會出現皮膚乾燥、紅班、水疱、痕癢等症狀。常見的患處是雙手,俗稱「主婦手」。有效的處理方法是避免接觸 刺激物品,或接觸時穿上保護手套或衣物;一些患者亦需要加上藥物治療,如類固醇藥膏。
腳部出現穿「人字拖」的接觸性皮膚炎症狀。
4.小兒脂溢性濕疹/ 頭泥/ 嬰兒濕疹 (Infanrile Seborrhoeic Eczema):
患者通常是 1 歲以下的嬰兒,而引起的原因不明。通常會先在頭皮或大腿內側等位置出現,再而擴散至其他範圍 (如面部),患處會出現紅疹、結痂,亦會有黃色的蘚屑黏著頭皮,但患者卻不會有痕癢和疼痛等不適。此病通常會在幾個月後痊癒或於兩歲前自動消失,而使用潤膚劑亦會減輕病情。
5.成人脂溢性濕疹 (Adult Seborrhoeic Eczema):
患者通常介乎 20 至 40 歲之間,而病人初期會有頭皮屑出現,再而擴散至面部、耳及胸口等地方。患處會呈現紅腫及皮屑脫落,此病與瓶形酵母菌的出現有關,需要時可用一些抗真菌藥物治療。
戒口能改善濕疹嗎? 不少患者相信飲食會影響病情,但其實食物對成人和較年長兒童病情的影響不大; 一至兩歲的幼童卻要留意飲食例如雞蛋及牛奶等出現過敏反應; 不過醫學界認為部份幼兒長大後免疫系統逐漸成熟會對過往有敏感反應的食物不再過敏, 所以家長無需要求兒童患者過分避免進食某些食物,除非經食物測試證實對該食物有過敏反應,否則過度戒口有機會影響兒童的營養吸收和發育成長。
濕疹可以「斷尾」?
濕疹能否「斷尾」需視乎個案是異位性濕疹還是接觸性濕疹。
接觸性個案患者若不斷絕致敏源的話,病情較難改善。濕疹病情與皮膚屏障功能的抵禦能力有關,認為一般兒童患者於十二歲後,皮膚屏障功能逐漸成熟從而有更佳的抵禦能力,可減少病發。至於小兒濕疹個案,大部分兒童個案病情於五歲前會有改善,約七成小兒個案於青春期後會甚少、甚至不再復發,其餘約兩成患者病情會持續至成年後。 當患者接受適當治療,屏障功能獲得修復後即使日後再度復發,病情及病發範圍會較之前減輕及縮小,炎症亦會漸漸輕微,直至發病減少甚至不易復發; 病情好轉且不易復發者,臨牀上已可視為「斷尾」。
控制濕疹貼士
. 選擇棉質衣物
. 避免飼養貓、狗或雀鳥等有毛的寵物
. 母乳餵哺有助預防小兒濕疹
. 乾燥或室內環境太熱會令病情惡化
護膚小TIPS
適當護理皮膚可預防濕疹病發及減輕病情。不過現時坊間未有一種絕對適合所有濕疹患者的產品,塗抹不當潤膚產品可引發皮膚毛囊發炎。
濕疹患者於任何季節或氣候,都需注意皮膚護理,不能掉以輕心! 除了注意皮膚清潔,洗澡時水溫應避免過熱,以免皮膚油脂被沖走;亦應避免使用肥皂令皮膚容易流失水分。洗澡後應塗抹適量及適合自己的潤膚產品。塗護膚膏時適量均勻抹上一薄層便可,切忌厚厚塗上皮膚,否則護膚膏有機會阻塞臉部、髮線及腳部等皮膚,反造成毛囊發炎。
如何選擇護膚品?
選擇潤膚產品時,應注意產品的黏稠度是否可以接受,或需因應不同季節和濕度變化而改用不同質地的產品, 避免使用含香料成分的產品,減低致敏風險。 一種被廣泛應用於護膚品、化妝品,甚至食品的防腐劑Parabens(對羥基苯日酸醋),常用於水性劑型中,好像乳液、洗面產品等 ,但由於屬於高度致敏原,因此並不建議皮膚乾燥、有傷口的人士及濕疹患者使用,以免導致皮膚敏感痕癢、紅腫及發炎。 要避開防腐劑,可選擇一些獨立無菌包裝的產品,大都不含防腐劑,每次只開一小瓶使用便相對安全。
希望幫到各位~
**誠邀你FOLLOW此BLOG外,分享及推介比你身邊既朋友知啦~
**從事醫療產品既你, 如果想我地幫你介紹產品資料比大眾, 歡迎電郵聯絡我地架!
E-MAIL: sales1@innotronik.net
-----------------------------------------------------------
資訊來源:互聯網 圖片來源:互聯網
撰文: 細LING
網上的媽媽GROUP很多時都見媽媽們查詢初生孩子或幼兒的皮膚問題,較普遍問如何舒緩幼兒濕疹方法或求護理推介。而最近的新屯門中心3屍命案,涉嫌弒雙親後自殺亡的23歲細女留下遺書,披露罹患嚴重濕疹,令她生不如死。可見濕疹是相當使人煩惱又氣餒的病患。
濕疹是本港很常見的皮膚問題,是一種皮膚發炎反應的統稱,是指某一類可由多種問題導致的皮膚炎症,佔所有皮膚疾病約三分之一。 濕疹是由於皮膚屏障功能(skin barrier function)失調所致,每當天氣或環境轉變, 皮膚屏障無法抵擋外來刺激,細菌或致敏原等物質有機可乘入侵體內致免疫系統過敏反應, 使皮膚出現紅腫、痕癢等濕疹病徵。
濕疹是沒有年齡的區分,嬰兒及老年人也會受濕疹的折磨,當中最為人熟悉的是小兒濕疹(又稱為異位性皮膚炎),其他問題例如接觸性皮膚炎、主婦手等,也歸類為濕疹問題。最常出現濕疹的身體部位是在面部及四肢,膝部背面及內側也是常見濕疹的地方。濕疹跟遺傳有關?
縱然目前醫學界對濕疹病發源由還未完全掌握,但發現患上濕疹與遺傳有相當的關連!
有研究顯示,若父或母其中一方患有敏感病症,其子女約有二至三成機率罹患濕疹;若父母同時患有敏感病症,機率會大幅增至五至七成。在兒童個案中,小兒濕疹、鼻敏感及哮喘三者可稱為「過敏三元症」,若幼兒出現其中一種敏感病症,則隨後有可能會出現另外兩種過敏症。
濕疹症狀
濕疹症狀主要是有劇烈痕癢和皮膚出現紅腫發炎的現象,患者的皮膚一般較乾燥,也會伴隨鱗屑、皮膚出現破損,脫皮及水泡等情況。急性皮疹如經適當治療,可在1~2周內治癒。相反治療不當,會令濕疹反覆發作,轉為慢性,病程可遷延數月至數年不等:
一、急性濕疹:起病急,可發於身體各部; 常見於前額、眼皮、頰部、耳鼻、四肢的曲側、腋窩、膕窩、女性乳房下皺折處、陰囊、女陰和肛周,呈對稱性、瀰漫性和多形性,表現為皮膚潮紅、出現疹子、水泡、脫皮紅斑、丘疹、瘡疹、糜爛、滲液和結痂、有點濕濕黏黏的,邊界 不清,炎症反應明顯,癢或灼痛。也可有發熱和全身不適。
二、慢性濕疹:多從急性演變而來,也有開始即為慢性者,偶然呈急性症狀。常見於頭面部、肘窩、小腿、陰囊等處,常局限於某一部位,皮損增厚粗糙,皮膚呈現比較乾燥、粗糙、有破裂或脫皮、鱗屑的變化。苔蘚樣變、脫痟、色素沉著等,邊界清楚,劇癢。
常見的濕疹類型:
1.異位性濕疹 (Atopic Eczema):
這是最常見的一種濕疹,患者的臉頰、手、腳及皮膚摺疊等地方會皮膚乾燥、痕癢、紅腫,此外亦會有水疱,滲膿、結痂和變厚等現象。患病成因目前仍然不明,估計是患者對環境中的某些物質過敏導致或與遺傳有關。 大部分患者有個人或家庭性的敏感、哮喘和枯草熱等病。病人涉及不同年齡人士,但以 5 歲以下小童為最多,大部分小童患者的病情都是輕微的,香港約有一成半至兩成兒童受小兒濕疹問題困擾,通常於一歲前病發,而約有六成患者會在青少年期間痊癒。治療的方法主要是用藥物如潤膚劑類固醇藥膏等。
2.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 (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這是因為皮膚長期接觸過敏原而產生的過敏反應,它可使皮膚出現痕癢及紅疹等徵狀。這些過敏原本是無害的物質,而常見的過敏原有橡膠、香水、鎳 (皮帶扣、牛仔褲鈕,耳環常用的物質)。最有效的處理方法是避免接觸過敏原。
3.刺激性接觸性皮膚炎 (Irritant Contact Dermatitis):
這是因為皮膚長期接觸一些刺激物質 (如肥皂、洗潔劑、化學品等)而引起的反應,患者會出現皮膚乾燥、紅班、水疱、痕癢等症狀。常見的患處是雙手,俗稱「主婦手」。有效的處理方法是避免接觸 刺激物品,或接觸時穿上保護手套或衣物;一些患者亦需要加上藥物治療,如類固醇藥膏。
腳部出現穿「人字拖」的接觸性皮膚炎症狀。
4.小兒脂溢性濕疹/ 頭泥/ 嬰兒濕疹 (Infanrile Seborrhoeic Eczema):
患者通常是 1 歲以下的嬰兒,而引起的原因不明。通常會先在頭皮或大腿內側等位置出現,再而擴散至其他範圍 (如面部),患處會出現紅疹、結痂,亦會有黃色的蘚屑黏著頭皮,但患者卻不會有痕癢和疼痛等不適。此病通常會在幾個月後痊癒或於兩歲前自動消失,而使用潤膚劑亦會減輕病情。
5.成人脂溢性濕疹 (Adult Seborrhoeic Eczema):
患者通常介乎 20 至 40 歲之間,而病人初期會有頭皮屑出現,再而擴散至面部、耳及胸口等地方。患處會呈現紅腫及皮屑脫落,此病與瓶形酵母菌的出現有關,需要時可用一些抗真菌藥物治療。
戒口能改善濕疹嗎? 不少患者相信飲食會影響病情,但其實食物對成人和較年長兒童病情的影響不大; 一至兩歲的幼童卻要留意飲食例如雞蛋及牛奶等出現過敏反應; 不過醫學界認為部份幼兒長大後免疫系統逐漸成熟會對過往有敏感反應的食物不再過敏, 所以家長無需要求兒童患者過分避免進食某些食物,除非經食物測試證實對該食物有過敏反應,否則過度戒口有機會影響兒童的營養吸收和發育成長。
濕疹可以「斷尾」?
濕疹能否「斷尾」需視乎個案是異位性濕疹還是接觸性濕疹。
接觸性個案患者若不斷絕致敏源的話,病情較難改善。濕疹病情與皮膚屏障功能的抵禦能力有關,認為一般兒童患者於十二歲後,皮膚屏障功能逐漸成熟從而有更佳的抵禦能力,可減少病發。至於小兒濕疹個案,大部分兒童個案病情於五歲前會有改善,約七成小兒個案於青春期後會甚少、甚至不再復發,其餘約兩成患者病情會持續至成年後。 當患者接受適當治療,屏障功能獲得修復後即使日後再度復發,病情及病發範圍會較之前減輕及縮小,炎症亦會漸漸輕微,直至發病減少甚至不易復發; 病情好轉且不易復發者,臨牀上已可視為「斷尾」。
控制濕疹貼士
. 選擇棉質衣物
. 避免飼養貓、狗或雀鳥等有毛的寵物
. 母乳餵哺有助預防小兒濕疹
. 乾燥或室內環境太熱會令病情惡化
護膚小TIPS
適當護理皮膚可預防濕疹病發及減輕病情。不過現時坊間未有一種絕對適合所有濕疹患者的產品,塗抹不當潤膚產品可引發皮膚毛囊發炎。
濕疹患者於任何季節或氣候,都需注意皮膚護理,不能掉以輕心! 除了注意皮膚清潔,洗澡時水溫應避免過熱,以免皮膚油脂被沖走;亦應避免使用肥皂令皮膚容易流失水分。洗澡後應塗抹適量及適合自己的潤膚產品。塗護膚膏時適量均勻抹上一薄層便可,切忌厚厚塗上皮膚,否則護膚膏有機會阻塞臉部、髮線及腳部等皮膚,反造成毛囊發炎。
如何選擇護膚品?
選擇潤膚產品時,應注意產品的黏稠度是否可以接受,或需因應不同季節和濕度變化而改用不同質地的產品, 避免使用含香料成分的產品,減低致敏風險。 一種被廣泛應用於護膚品、化妝品,甚至食品的防腐劑Parabens(對羥基苯日酸醋),常用於水性劑型中,好像乳液、洗面產品等 ,但由於屬於高度致敏原,因此並不建議皮膚乾燥、有傷口的人士及濕疹患者使用,以免導致皮膚敏感痕癢、紅腫及發炎。 要避開防腐劑,可選擇一些獨立無菌包裝的產品,大都不含防腐劑,每次只開一小瓶使用便相對安全。
希望幫到各位~
**誠邀你FOLLOW此BLOG外,分享及推介比你身邊既朋友知啦~
**從事醫療產品既你, 如果想我地幫你介紹產品資料比大眾, 歡迎電郵聯絡我地架!
E-MAIL: sales1@innotronik.net
-----------------------------------------------------------
資訊來源:互聯網 圖片來源:互聯網
撰文: 細LING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