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機緣巧合下,女兒參加了由叔叔(我弟)的繪本《小高的遊樂場》改編的音樂劇團演出,起初抱着一試無妨的心態,遠征天后去參與演員遴選,我們都認為她若能有份演出叔叔的改編作品,也是一種很好的契機,即使只是去扮演一棵樹,也是一種存在的見證。然而,她的表現卻令評審喜出望外,結果把其中一個重要角色交予她,而我和不如也決定,在未來數個月的光境裡,每晚都陪她演戲。
學習跆拳道多年的她,演繹的角色正是喜愛運動及武術的人,會自創一道屬於自己的武術,不隨波逐流,不循規蹈矩,這個角色,也正正是反映了女兒的個性。她說喜歡去演戲,而我們也深深吸了一口氣,因住粉嶺的我們,往後要經常遠赴天后,送她去排戲,有時是放學後立即啟程,有時星期六和日都要全天練戲。
曾經我都都想過,若女兒當一個演員的話,她應該是個很有個性的演員。她的表情很豐富,聲線也很清澈嘹亮,而且在與我們對戲時,還真的很入戲,角色之間都會爭辯,演得入神。只是,如今只是二年級的她,對於很多生字還不算熟識,而劇本有很多用口語寫的字,她都要慢慢去摸索及記熟。她的角色是個搞笑派,往往會做出令人發笑的動作。我跟她說,在台上一定要專注演出,若觀眾笑是因為你的演出太好和搞笑,故此你不能因為別人笑了而呆滯或忘記台詞,她不屑地看着我說,知喇知喇(用角色的語調)。
我覺得有趣的,不是她的角色,而是她那種七情上面的表情。也許很久沒有細心地近看她的臉,發現她原來已經告別了小女孩那種稚氣,而是有一種白裡透紅的少女氣息,特別是眼睛變得明亮起來,怒瞪着我時,的確有一種懾人氣勢。我在她很小的時候,已經有想過她日後可以當一個演員,演自己喜歡的角色,也能夠發揮所長。如今,她的確在嘗試踏出第一步,同場演出的還有一個在電影《看我今天怎麼說》飾演吳昊倫童年的小演員黃暐恆,希望可以彼此交流,培養演戲的興趣及熱誠。
不過,正在學跆拳道的她,教練也說不要半途而棄。劇團的主題是帶出小孩子最希望的是可以玩,然而劇團本身就要求孩子放棄去玩,無間斷地演練,這也是現世代孩子的現實,樂天的去想,其實將演戲的過程視作一起玩,一起合作一起經歷,這應該也是不錯的成長課堂。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