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

林平誌 於 31/10/2017 發表 收藏文章

剛在青衣站下車,看到候車月台的長椅上,放着一本書。是一本詩集,封面吸引我注意,那是一本瑞典作家的詩集,我好奇為何在香港會有這種冷門文學,是以走過去拿起書。掀開第一頁後,就看到兩句以漂亮的筆跡寫的中文字,「青衣就似一首詩,盼望與君相見之。」然後頁底寫了一個署名,「青衣」。

青衣這地方我不算陌生,至少工作和拍拖時期都偶爾到訪。今次來到遇到這本被人遺下的詩集,也許這書對擁有人來說很重要,內裡寫的是瑞典文,我一句也看不懂。但首頁的兩句中文詩句中看出,書的主人對於詩有一種渴求,而署名用了青衣,把書遺下在青衣,令我有一份直覺,認為可以嘗試在青衣找到詩集的主人。是以我把書拿走放進背包裡,若能在今日閒逛結束前找到主人,就把書還給他,若不能(很大機會),就把書帶回來,回程時放回這張長椅上。

出閘後,我逛了一圈青衣城。青衣最大的商場是青衣城,我喜歡到嘉禾戲院看電影,記得在這兒看過《十分愛》,後來就和當她一起看電影的她分手了。走出青衣城,我選擇沿着海濱一直走,渡輪碼頭附近種有一排排白千層,走在路上看着它們筆直而有秩序地排列着,頗具詩意。

談到詩意,我就想起背包內的那本詩集。可能書的主人就在這兒看着白千層然後寫詩?但我想多了,除了我之外,沒有人留意白千層。碼頭附近商場的快餐店,仍然保留着二十年前的裝潢,沒有自助點餐機,也沒有笨蛋式看紙條等餐到,雖然時光像倒流了,但時間亦凝固,我試過在那兒買一個餐要花二十分鐘。

沒有刻意去問任何人「你係咪唔見咗本瑞典文詩集啊?」因為這種搭訕理由,大概百分之九十的人都難以回應,或者用瑞典文去詢問會比較得體。肚子餓了,卻又不太想吃整份午餐。而且已經過了午餐時間,我想起這附近有一家餅店,是人手製餅的店,買了一個老婆餅,然後二話不說就咬了一口,冬瓜茸的甜味與餅皮的酥香相輔相成,整個口都是回憶。

在新舊交替的眾多社區中,感覺上青衣最能保持那份舊。從老餅店到舊屋邨,這兒都有一種與世不的況味,大概詩人來到青衣這地方,也會詩興大發即席揮毫。我的任務是走一圈青衣後,尋找那本被遺在月台詩集的主人, 比起眾裡尋她,難度更高。

我走過舊城後,再來到青衣公園。公園裡愛人一對對,有人在看紅葉,有人賞湖,我則選擇坐在長椅上,再一次掀開那本詩集。看不懂作者的名字,卻在好奇心下上網搜尋了一下。原來是位女詩人,名為Edith Irene Södergran,早在一九一六年出版了這詩集,但不知為何會出現在二O一七年的香港青衣。

我當然看不懂內容,也沒有着意去翻譯。只是想掀一掀書,再分析一下兩句中文字寫的句子有何用意。若果青衣像詩,我又倒覺得有點太浮誇,畢竟香港沒有一個地方稱得上屬詩情畫意,而且即使有,亦不復存在。

青衣的地方名,很多人都知道是源於一種叫青衣的魚,但真正的青衣魚是怎樣的,我沒有看見過。詩集的主人應該不會驀然出現,我是多管閒事了,待會回程時,就把它放在相同位置,希望它的主人會如常來尋回,因為這詩集在實際上應該有一定價值,一百年前的出版呢。

離開青衣公園後,我打算在離開前,再到青衣城對出的海濱看看海。在青荃橋下的海濱位置,我常聽情侶說,那條橋就像日本東京的台場大橋(彩虹大橋),尤其晚上亮燈後,橋上行車,橋下有燈,許多情人都在那兒駐足看橋,聽說在那兒擁吻過,愛情長跑會收成正果。

我在日間走到那位置,沒有很浪漫的感覺。也許我是一個人,只是帶着一個自找的任務。我又把那本詩集拿出來,掀開寫有中文字句的那一頁,真正的對着大海念了出來。

青衣就似一首詩,盼望與君相見之。我尋遍了青衣的大小角落,也沒有發現一個直覺上似擁有詩集的面孔(其實我沒有問過任何人)。我想像了一下,其實這主人會不會像詩集作者那樣是個年輕女性,對女權有要求,對生活有看法,而且是短頭髮的。

念完兩句我唯一懂念的中文後,我真真正正把這詩集放回背包裡,打算回到青衣站後,在候車月台把它放回那張長椅的同一位置上,物歸原主。

豈料,這個時候,有一把女聲叫停了我。

「先生,請問你從哪兒拿到這本書?」

我嚇了一跳,反射式地望了她一眼,然後道:「在青衣站候車月台的某張長椅上。」

「很高興能夠見到你。」

我看見她了,的確是個短髮女生,約二十歲出頭,穿着素色長褲,沒有戴眼鏡,雙眼很漂亮,有點詩人的特質。
「這詩集是你放在那兒的嗎?」我明知故問。

「對,我在找喜歡青衣的人。」她的臉頓時紅了一片。

「我還算喜歡青衣的,請問你叫什麼名字?」我已經肯定,這詩集是眼前這女孩的,是以我雙手拿起書遞給她作為物歸原主。

她沒有接過書,還向着我走前一步。

「我叫覃青衣。」她平白地說了自己的名字。

標籤: 青衣    青衣城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