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義與人性

林平誌 於 18/02/2023 發表 收藏文章

抬頭看着廣福邨的井字型天井,天空在四方形中透亮,我腦海不停縈迴着剛才的電影畫面及對白。不論法律面前窮人含撚,抑或法律面前實際上人人不會平等,我通通都不全然認同,因為法律有替窮人行俠仗義,也有將富人關進囹圄。只是,最觸動我心靈的,是那個爸爸的行為及思考,這超越了法律,甚至公義,進入人性及人生意義層面。我想這記是電影最想觀眾反思的一幕,即便不是,也是最令我深刻的畫面。

《毒舌大狀》邁向一億票房,我進場欣賞過後,除了拍爛手掌,更重要的是電影恰恰是大眾的情緒投射,將那種對社會怨恨,敢怒不敢言,現實司法的崩壞,對公義的諷刺,都一一投射在電影裡,或者甚至是將寄望及假想,也只能透過電影實踐。 電影的劇情並不曲折離奇,我相信也不需要迂迴,只需要擊中觀眾內心那一點,就自然百花齊放,大收旺場。

我的感覺是強烈而實在的,實在在於電影的鋪排及張力都十分強大,強大得超過130分鐘的電影仿似只過了半小時。我不探討演技或劇情的犯駁之處,身為人父後,我最關注也最不安的,是那個父親。我一直在想,其實人之所以為人,究竟「虎毒不吃兒」是否實在的事,還是在那種權力金錢凌駕一切的境界,僭越了人性。

始終不相信,一個爸爸看到親生女兒流血不止之時,作為醫生的他,不是要馬上去救活她,而是要用最可怕及泯滅人性的手段去傷害她,最終令她死亡。我腦海裡不停重覆播放着餵她喝水的畫面,我自己有點不能自拔地在內心爆粗,也很想很想大叫,究竟有什麼事可以比起自己親生女兒的生命重要,要恐怖地殺害她再將之嫁禍予親生媽媽,然後當作理所當然。

一定有人說,他不殺死女兒,只要她醒來,他一定會身敗名裂,令顯赫家族名譽掃地,令他甚至有殺身之禍。電影或者想表達富豪視名譽高於人命,而現實中的富豪我不能揣測,然而我相信富豪都迷信,相信報應及陰德之事,若有家族成員犯了殺人之罪,甚至是殺了一個手無寸鐵的無辜小孩,情理上不會瞞天過海,甚至運用權力將事實扭曲,冒着家族名譽掃地的風險去保護一個價值觀扭曲的殺人犯。

當然,我的想法天真,電影亦可能想帶出富人都是仆街這種大眾社會普遍憎人富貴的心態。而富人的世界我此等凡人當然無法想像,若真的去到殺人如麻,運用權力就能夠輕易解決的話,那人命當真不值錢。當林涼水贏了官司那刻,那份激昂及憤慨,大概是社會大眾都聽得見,並且感同身受。

同樣地,林涼水的話也令人欣慰。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機會當陪審團,而陪審團決定了一個疑犯的命運。決定命運的關鍵,是他們是否一置同意控方或辨方的證據。而往往案件牽涉社會弱勢,如單親媽媽女兒慘死,卻被人關在犯人欄控她謀殺,繼父虐殺5歲女童等案件,這種情感投射,基本上作為一個基本的人,都已經有了基本判定,加上大律師動之以情的陳詞,也就足以讓陪審員動容,作出內心的判決。
這也令人回想起《正義迴廊》,有一層以情感打動陪審員的力量,令種種證據都對他不利的肥仔,最終脫罪。這也是我看兩套法庭電影的情感投射,覺得設有陪審員的案件,最重要的是令陪審員相信,甚至是情感投射,反而證人證物都不是最重要。當然,現實的案件會嚴謹得多,而法官亦不容許大律師借法庭作演說舞台。

我不評價動電影的好壞,相信觀眾的選擇及票房成績已印證一切。我知道電影是許多香港人的樹洞,現實裡無法宣洩或彰顯的正義,就在電影裡實現。

說真的,這種代表正義的電影愈高分,也正代表這個現實的社會愈崩壞,但願真的隻手遮天的富人,在現實社會裡,希望他們多一份迷信,找到金錢及權力以外,其實人性才是身為一個人最重要的元素。
當然,他們可以不是人,而既然不是人,就不必談人性、正義及良知了。
標籤: 毒舌大狀  黃子華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