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別人父親後,看畢這短短四集的英國劇,我感覺老了很多年。的確,以父母的角度去看這劇,覺得劇情裡的一切,都會很快發生,甚至,我覺得自己會要去面對這些可能性或突發情況。我在想像,假若有一天自己就如劇中的爸爸那樣,會不會麻亂得把漆油潑向自己心愛的車,又會不會在兒女的枕頭上,抱頭痛哭。
這劇的地點是英國利物浦,作為利記球迷的我,曾到晏菲路朝聖,曾把利物浦的紅磚屋寫進小說裡,也在那小鎮的道路上駕駛過,甚至違泊過。我聽他們的口音,還真的很利物浦。Jamie是個天才兒童,我指的是飾演他的那個少年,每一場戲都自然流露,完全不像是一個初次演戲的人,而他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的確在演活着自己,這個年紀的少年,混沌及混亂,似乎是擺脫不了的事實。
只是,我們要如何去感應,或知曉子女的行為,子女的想法,甚至是他們的世界。劇裡就透徹地講解,無論父母有多在意或關心自己的子女,不讓他外出,讓他留在一個舒適區裡,以為他會安然無事。到真的遇到警察爆門進屋,拘捕了兒子,才發現,原來事態嚴重,而且無可挽救。
我看畢第一集後,會假想Jamie一定有第二人格,是他的第二人格殺人,與他毋關。這些橋段老是常出現,然而卻不在此劇裡。也許,劇的重點不是有沒有殺人,或誰殺了人,而是要大人反思,為何少年會去到殺人這個地步。一個人,或者一個少年,要受到怎樣的刺激或情緒,才會混沌得要去殺人,而且還一口氣刺了七刀。
看得我和不如都極沉重,看着深夜時熟睡的女兒,我們也很害怕,她到了少女時代會變得混沌。我們都只是平凡人,正如劇中的爸爸那樣,他無助也無力,卻自責得讓觀眾看得痛心。父親在辛勞工作,為了生活及家人,可以忍氣吞聲,可以不被重視,可以失去一切,但絕不能失去與家人的愛,我覺得他們一家都很愛彼此,卻又疏離及不懂相處。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