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周末,我們一家三口抽中導賞活動,參觀虎豹別墅。大坑是富庶與古雅之地,我們從蓮花宮走過長長的樓梯來到勵德邨,然後就很快來到虎豹別墅門外。如今的虎豹只遺下一小部分別墅,是豪宅名門下的一個小角落,是時代的洗禮,卻也是值得欣賞的藝術品。
超級富豪胡文虎在1931年,斥資1600萬港元,購買了大坑一個山頭,足有9.3萬平方呎。我想起早前四叔的傳奇故事,他在1948年帶來1000港元來港打天下,而換算2020年的價值是大約15萬港元。更早時期的1600萬港元當然更高,我即使按這個通帳率去計算,已是恐怖的2.4兆(還只是胡氏部分身家),也就是2.4萬億港元(世界首富Elon Musk大約3.1兆港元),無論是以前或者是現在都是天文數字。
走進大宅前,馬路不遠處的花園有一隻老虎,導賞員阿卓是個經驗豐富的導遊,當年就曾帶團參觀虎豹別墅及萬金油花園。他稱這隻老虎雕像放在路邊,寓意馬路如虎口。而大宅外圍也加建了升降機,讓參觀人士直上庭院。升降機入口前的水磨石長椅,是當年留下來的古物,有萬金油的標誌,旁邊還有一隻威猛,張開雙手的老虎雕像。對,寫了三段也還未曾寫胡氏家族,他們主要以萬金油起家。相信不少長輩家裡都會有萬金油,如今尚有銷售,不只香港,風行整個東南亞。
胡氏如今在香港的影響力依然不少,阿卓分享得相當有趣味,當年胡氏為了推銷萬金油而要到不同報章落廣告,後來想着想着,與其讓別的報紙賺廣告費,何不自己開辦一份報紙,那樣就可無限制地賣廣告了(要記得胡氏是30年代的Elon Musk)。他們創立的報章,如今最為港人熟識的是《星島日報》及《英文虎報》,他最先創立了《仰光日報》,後來還有《星洲日報》等東南亞報章,據說有13份。
胡氏兄弟的名字相當威武,一個虎一個豹,教人敬畏。阿卓指虎在中國排第一,而豹則第二。虎與豹經常被相題並論,而且如今要在名字上用上這兩個字的人,也確實不多。我們跟着阿卓慢慢欣賞別墅內部,我個人想法是,當年的超級富豪興建的別墅未算宏大,我指在面積上應該可以放大至少兩倍,阿卓說當年入伙時有多達1000人來參觀,但我們當日不足30人在室內,也略感擠迫。
當然,這是富豪的考量,也不是大就是好。我最有印象的是工人與主人的分野。阿卓帶我們走進一個神秘空間,有一條「妹仔梯」,有一個小小的傳菜窗口,當年就是在這兒煮食,再傳到飯廳遞給主人。
當年的階級觀念,從一個小小的傳菜窗口充分體驗。飯廳位置的窗口設定在膝蓋以下,有人問為何要擺得那麼低,阿卓就笑指,那是因為工人一定要蹲下來,雙手捧起餐盤,以展現對主人的敬意。若傳菜窗的高度在腰間(符合人體工學),那工人有可能以單手捧餐,故設計師為了杜絕這無禮情況,就從建築上着手。主人的飯廳不算大,每次只有三至四個人吃飯,但飯廳裡會長期擺放了兩張枱。
這當然引起團友好奇,阿卓解釋得頭頭是道。那是因為講求效率,主人吃完正餐後,立時移師去另一張枱吃甜品或水果,那就不用等工人收拾好後再端來水果,雖然他們時間充裕,卻絲毫不會浪費。
我對這些繁文縟節,階級觀念嘆一口氣。除了那個設得極低的傳菜窗口,在走進大廳前有出現另一個小門口,看起來不像用作傳菜的。此時,阿卓壓低聲線,我們都屏息以待。女兒也看着那個小門口,露出一絲恐懼眼神。
待大家都集中精神時,阿卓才慢慢說,胡氏兄弟中,胡文豹早逝。他還未說完,有團友就反問,不會是用來養豹的吧?阿卓嘴角露出一絲詭異笑容,他不用說話,我們已意會到,那個小門口,就是讓豹出入的。
後來我們在客廳裡看到胡文虎與一隻小豹合照的相片。那是悼念逝去的弟弟,而特意從外地買來一隻豹,就留在虎豹別墅裡生活,讓這別墅顧名思義,繼續有虎又有豹。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