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獨自工作養活一家的爸爸,我看完《選擇有罪》後,雖然情理上覺得於理不合,但情感及現實的層面,卻不知怎地認同他。我覺得大概會看這電影的人不多,而她的節奏也有點慢,故事劇情是很易猜中的老土情節,老土得來也帶點黑色幽默,粗疏的犯罪手法與令人訕笑的警察調查,無疑給予這個社會一大警示,而這種所謂政治不正確的戲碼,大概綜觀中港,應該也再無法拍攝。
我們種了一棵蘋果樹,又怎能把屋賣給別人?這句話意味深長,也教人既心寒又心酸。選擇,從來都不是自由的,有時別無選擇,或者選擇有罪,都是一種選擇。但選擇有罪,然後好像能夠重回往日生活,家人甜蜜如昔,好像一切都雨過天清,然後對着機器振臂,好像上天告訴他,他選擇有罪,但選擇正確。
試着用一個父親的角度去解讀電影,我會看到當中的無奈及瘋狂。但在我而言,假若真的別無選擇下,最終得到工作,回復家人的富庶生活,但原來已經滿手鮮血,當中有一幕令我想起《風林火山》,別人的女兒不是女兒,只有自己的女兒才是,所以主角還是狠心地殺死了她的爸爸。
韓國父權社會之下,男人要擔起一頭家,那些失業男人不願接受現實,或者無法轉型。在豪華住宅下,男人的失落如腐爛的植物,讓每個女人內心缺失,有人透過別的男人去滿足慾望。正如第一個要死的男人,明明可以轉型開音樂咖啡店,但偏偏只醉心紙業。太太背夫偷漢,他撞破後哭得死去活來,原來當初最愛自己的女人,到了這階段可以不理後果,深深地傷害了他。
太太出外工作,對韓國男人來說是種羞恥,甚至會幻想她出軌,那幕只要嗅她的內褲就會知道她有沒有其他男人做愛,我印象極深。但事實是,男人不可能嗅女人的內褲就知道她有否出軌,那只是一種佔有慾,女人是自己的,誰也不能碰,但有時候,女人卻不想這樣被界定。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