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書脊的長方形到藏在書架裏頭的長方形 )
自己喜好看書,喜好自己逛書店,拿起一本本自己有興趣的書,就挑起來讀。挑,因為現在不太濫讀。總是把書店走過幾圈,心中記下幾個位置,來回走動一下,最後很挑吃的,才拿起一本書看看。
看的書慢慢累積,從前或會花時間把書看雜,什麼都嘗試一下,到今天,沒時間,只能花點時間挑吃。東想想、西想想,願意把時間放到一本未知的書上,是一項花時間的冒險。
在一本書上,不像看手機,不能花十幾二十分鐘就能完成,總是要花起碼兩個星期才完成一本書。「時間要怎麼用?」這個問題總是纏身。有時,花上二十分鐘,或許是三十分鐘,在書店逛個究竟,就只是想着這個問題。
用二十分鐘時間,想想把兩個星期的時間放在哪一本書上,把什麼放進自己的目光、自己的世界中,雖有點煩心,但這樣的思考又好像有點價值。
看着一本書,打量一下她的書名。目光就只在書脊這個長方形上面掃幾下。憑幾個字,估計她裏頭有什麼。此時,手還不願意動一下,就只是在書脊上的幾個字上想像一下,幻想一下裏頭有什麼。當然,願意把目光停留一下,其實自己心底的幻想已經有點雛形。只是書脊後的長方形更大,未拉出這個長方形,先幻想一下。
到自己的幻想有點形狀,腦中的圖像或想法變得具體一點,此時已經在書店走了兩圈。動手把書拉出一下。手托着書脊,還沒翻開,打量一下封面和封底。
自己以前讀設計,對圖像有點想法和期望。未看到裏面的文字,先望到封面,面前的圖像是一個世界,把文字承托在中間。有時若果看到封面沒用心,想必裏頭的字都欠一點味道。有時會因為這個原因,書都還未揭開,就把書推回書架裏頭。當然,沒殺掉腦中的幻想,有時再在書店走幾圈,又忘不掉一本一本的書,又會拿起再打量一下。
打量的時間用光,在目光停留過的幾本書中,挑一本,揭開,看一下目錄。目錄是一個思路,一個放想法的架子。目錄的形狀很有趣,跟書架一樣,總是一格格似的。有時文字都未看完,快眼掃一下,一格格的形狀若果很整齊,總是安心一點。
目錄之後,通常是序。以前我不怎麼看序,總覺得是一點禮貌的術語。把書弄得體面,左右幾個朋友奉承一下,感謝一下。現在,自己倒會花幾分鐘看一看序。目錄整理到一格格,安放得整齊,功夫倒易,書裏頭怎樣,若果作者的朋友都看不明,亂寫一堆推薦文,我會感謝作者朋友的誠實,我換一本吧。
或許,有另外一個情況,作者的朋友把書看完,用她的幾句文字重述,有別的風味。書很長 (坦白說,對比看手機,我看書,但都承認書很長),這個年頭看完書,不會記得書的大部份內容。書有沒有用,看完一本書可以改變我們什麼,往往是我們重述花在書本的時光,剩下的一段字。
正因為留下的東西不多,提煉了書的精華。除了感謝和推薦,有些 inspiration,純粹幾個字,又會繼續挑起我的興趣。
書很長很闊,今次由書脊談到序,下次再談。
#思緒筆記 #Stepasidehk
===== ===== ===== ===== =====
FB: @stepasidehk
IG: stepasidehk
Fanpiece: 不連貫,Step aside (品味生活)
===== ===== ===== ===== =====
Photo Credit:
https://unsplash.com/photos/a-AWnRtwlWM/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