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潛台詞:事實上的問題,潛伏社區的極權文化 - 夕筆語

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我從不明白為何不關心政治的人會被關心政治的人攻擊,這是以自身言論自由打壓他人思想自由。近日,於社交網站上出現一張「I HATE POLITICS」的圖,圖下描述為:賣比港豬,一定發到變豬頭。

現時,有部分人經常埋怨香港人政治冷感,有的甚至討厭政治。他們常要所有港人熱衷政治,對不感其興趣者看成不關心香港,繼而統一標籤為「港豬」。這般以自身言論自由打壓他人思想自由的說法解釋實在欠奉清晰。人們厭惡的是甚麼政治範疇?政治行為?政治體系?政治人物?……如厭惡其中一種?就不能是熱愛其餘多種政治範疇?

筆者現在才知道於某類人的心底裡,關心政治的人會被定義為與自己站在同一陣線,有同一立場;我反對政府因為我關心政治,所以不反對政府的人就是不關心政治;我現在用了火槍,所以不許有人用其他武器;你不跟我玩耍,即不是我的朋友,我就杯葛你;這情況就如當年要來華侵略的日軍,就是不論你是否軍人,男人?女人?小孩?老人?只要你是中國人,他們就殺無赦;這麼孩子氣卻不失霸道之舉,那種非黑即白的是非觀念,究竟誰才是糊塗之極?其實,我們思考問題是否過於公式化?每每step by step找出定義、論點、論據,再駁斥……有時候我們是不是都應該想想:持有不同的利益就會有不同的立場,持有不同的立場就會有不同的答案,那麼持有不同利益、立場和答案是否必定要有錯對之分?

民運小先鋒黃之鋒曾說:「網頁動不動就說人是漢奸走狗並非文明做法。」(引自蘋果動新聞)作圖者也讚了黃之鋒的專頁,大概是其支持者吧!不知道作圖者看到黃之鋒的說話後有何看法?作圖者明顯是沒有經周詳而深入的思考,便一竹篙打一船人。

據知作圖者是新高中學生,說到新一代的中學生,筆者早於一年前的六四看到一件事,數名蒙頭蔽面的青年於當晚八號風球襲港下,手持著教人肅然起敬的「平反六四」banner,以半帶微笑的眼神面對港大市民,似是叫香港人對平反六四不要灰心,他們年紀尚輕卻有如斯民主運動精神,真是值得「嘉許」!還有一點要注意的就是他們特意於被稱「CCTVB」的電視台記者報導時,以banner遮蓋記者,筆者深知他們是想向港大觀眾示範親中人士是如何的去妨礙新聞自由!香港只要有他們這群未來棟樑真的會出現很大變化!

說回正題,如是觀,看來政府那培育全面專才的計劃並不成功,令學生思維能力流於遍面,甚至出現不知所謂何事的偏差行為。現在是所謂的「良莠不齊」,良的人數屈指可數,少得可憐,可憐得筆者完全看不見。說到這裡,筆者開始部份同意當年長毛反反蝗的一些理論,總括來說,凡是與自身利益相違背,甚至有衝突的就是下一個攻擊對象。先前是蝗蟲,現在就是港豬,下一次輪到是誰?對圖片讚好的人究竟想過了沒有?

另外,在國教風波期間,筆者眼見一張由支持國民教育人仕所繪製的海報——「理性撐國民教育」,並說要遊行示威。因為立場不同,筆者不認同這班支持的人,但筆者懂得尊重那真正各有立場的民主自由,不會如在圖中留言的人一樣,批評和挑釁那些支持的人所做的任何事,甚至用抹黑手段說別人是出錢請人遊行。在此,筆者不評論他們是否在弄虛作假。

遊行是公民權利,不同立場本應就各為其主。與自己有不同立場就要去攻擊麼?算得上是自由麼?那麼那些抹黑別人的人又憑甚麼理由批評政黨選舉所用的抹黑手法?

說到選舉抹黑,記得一位筆者頗討厭的老師曾道:「沒有數據,沒有發言權。」假設資料是真實無誤,當對手找到足夠資料就可以合理地進行抹黑;當網民找到足夠資料時,才可以合理地表達不滿的理由,反擊對手的抹黑。如網民或候選人找出不實之處,何不立即訴諸法律行動?

(又題外話)最重要的是這不是一場義戰,反抗國教人仕又不是正義之師,這場不過是把負向數值拉至原本零位的還原運動,為何享用公民權利會有「英雄」、「賣港賊」這類正、負向性的詞彙出現?本來無此事,何似有贏家?

留言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
    快捷鍵:←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