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談及同理心,感覺總是很美好,只是有時有點揪心而已。
美好... ...
同理心,
這個詞在我認識的圈子當中,本來是一個專業名詞。
但當年紀大起來,
這個詞卻不知不覺覺變成大家口頭的用語,
談及自己和自己的心。
用同理心談自己,就是希望別人體諒自己。
畢竟同理心是一種移情作用,
叫別人站在自己的立場去感受。 我們說完自己的困難、自己的需要之後,
目光放在別人,很多時候不是等別人說一聲「嗯」,
更希望別人說到自己心裏的感受。
是一句未說出口的說話,
甚或是我們腦海中都還未飄過的話。
只等你說一句我心底的話,
我回一句「嗯」似乎就把彼此連繫在一起。
因為我們共享著相同的感受,
沒有分得那麼清楚「你」和「我」,就是大家連結在一起。
用同理心談自己的心,
因為我們不只希望別人理解自己,我們都想明白別人。
有時我會想,為何我們會想去明白別人呢? 有時我都不知自己接觸別人的動機是什麼。
因為每次都好像有點不同。
是留意到別人的需要?
是因為別人的反應跟自己一樣?
是人與人之間總是有某種相似,叫我們彼此相吸?
還是別人的口已經呼求呢?
有時,想自己的動機,總是事後回望一下。
到做完時,回想一下,
歸結出一個原因,去整理自己做這件事的意義。
但有時,因為同理心而去做的事,
到後來回想,當刻其實沒有原因,
只是一種因別人而有的相吸,自己將自己的感情放在別人身上, 令自己行動。
有時無法判斷這些事情理性與否。
人和人的相處,那些動機,
有時候不是一張張寫着動機的紙牌,
大家看着自己的手牌出牌。
有感情的隨意,不是一種想很久,判斷哪樣做才好的方法。
富有感情的同理心叫我們和人的關係親密一點。
我們感覺明白彼此,於是我們找尋到跟自己相似的「別人」,
並稱他們為朋友。
揪心... ...
我們選擇朋友,
同時令我們不能選擇全部人作為自己的朋友。 我們選擇放一點時間在某人身上,
自然不能把時間放在其他人身上。
原來,我們的同理心有一點選擇性。
我們選擇同理自己的朋友,但無法同理和別人相差很大的人。
相差——身處的距離很遠,我們的同理心已經不同了。
面對距離不同的人,自己的朋友,和遠方經歷苦難的人,
我們可以放很多同理心在自己的朋友身上,
卻對遠方的人,那個活生生的人,無感。
只因為他在遠方。
又或許,
我們當年看到日本地震的時候, 核電廠洩漏,成千上萬的人無家可歸,
我們當日將同理心放在這些遠方的人身上,
卻沒有留心在都市裏頭我們的朋友。
至少,
我們的同理心可以放在很多人身上,
卻不能平等的對待每一個人。
相差——或許人變成一堆數字的時候,我們又投放不到同理心。
以前,我們見到電視機的患重病的小孩,我們會願意捐出日用錢給她,
就只為她有一絲機會可以痊瘉。
但從小到大,
我們不知道身邊有千千萬萬的人在病患和苦難中嗎?
談愛滋病,我們聽到一大堆的數字。
談飢荒,我們聽到一大堆的數字。
談以巴戰禍,我們聽到一大堆的數字。
我們在意過飛彈的多少,聽過過千的人死亡。
但我們卻不能投放一個小錢,甚至有時對這些活生生的人無感,
只因她們變成了一堆數字。
一堆數字的出現和消失,
是一堆活生生的人生命消失,我們的目光停留一瞬,
卻是過眼就把她們遺忘。
自己放到一點同理心在他們。
但過眼而去,
我們的同理心就似乎在一瞬,
隨着她們生命的消失,同理心都消失, 暫時看不見了。
同理心似乎不是我們說的大愛。
若只是單靠我們感受別人多少,
而選擇幫助別人多少,
我們的同理心似乎很快就用完了。
有點感歎同理心的微小。
我們的日常中,這些微小的感覺支撐著我們和朋友的關係,
雖然我們是何等微小軟弱,
但當我們願意將同理心放在別人身上,
這些時刻又是何等珍貴呢?
珍重,我的同理心,我的心。
#思緒筆記 #Stepasidehk ===== ===== ===== =====
FB: @stepasidehk
IG: stepasidehk
Fanpiece: 不連貫,Step aside (品味生活)
===== ===== ===== =====
Photo Credit:
https://unsplash.com/photos/SZYreZsJ-fE/
談及同理心,感覺總是很美好,只是有時有點揪心而已。
美好... ...
同理心,
這個詞在我認識的圈子當中,本來是一個專業名詞。
但當年紀大起來,
這個詞卻不知不覺覺變成大家口頭的用語,
談及自己和自己的心。
用同理心談自己,就是希望別人體諒自己。
畢竟同理心是一種移情作用,
叫別人站在自己的立場去感受。 我們說完自己的困難、自己的需要之後,
目光放在別人,很多時候不是等別人說一聲「嗯」,
更希望別人說到自己心裏的感受。
是一句未說出口的說話,
甚或是我們腦海中都還未飄過的話。
只等你說一句我心底的話,
我回一句「嗯」似乎就把彼此連繫在一起。
因為我們共享著相同的感受,
沒有分得那麼清楚「你」和「我」,就是大家連結在一起。
用同理心談自己的心,
因為我們不只希望別人理解自己,我們都想明白別人。
有時我會想,為何我們會想去明白別人呢? 有時我都不知自己接觸別人的動機是什麼。
因為每次都好像有點不同。
是留意到別人的需要?
是因為別人的反應跟自己一樣?
是人與人之間總是有某種相似,叫我們彼此相吸?
還是別人的口已經呼求呢?
有時,想自己的動機,總是事後回望一下。
到做完時,回想一下,
歸結出一個原因,去整理自己做這件事的意義。
但有時,因為同理心而去做的事,
到後來回想,當刻其實沒有原因,
只是一種因別人而有的相吸,自己將自己的感情放在別人身上, 令自己行動。
有時無法判斷這些事情理性與否。
人和人的相處,那些動機,
有時候不是一張張寫着動機的紙牌,
大家看着自己的手牌出牌。
有感情的隨意,不是一種想很久,判斷哪樣做才好的方法。
富有感情的同理心叫我們和人的關係親密一點。
我們感覺明白彼此,於是我們找尋到跟自己相似的「別人」,
並稱他們為朋友。
揪心... ...
我們選擇朋友,
同時令我們不能選擇全部人作為自己的朋友。 我們選擇放一點時間在某人身上,
自然不能把時間放在其他人身上。
原來,我們的同理心有一點選擇性。
我們選擇同理自己的朋友,但無法同理和別人相差很大的人。
相差——身處的距離很遠,我們的同理心已經不同了。
面對距離不同的人,自己的朋友,和遠方經歷苦難的人,
我們可以放很多同理心在自己的朋友身上,
卻對遠方的人,那個活生生的人,無感。
只因為他在遠方。
又或許,
我們當年看到日本地震的時候, 核電廠洩漏,成千上萬的人無家可歸,
我們當日將同理心放在這些遠方的人身上,
卻沒有留心在都市裏頭我們的朋友。
至少,
我們的同理心可以放在很多人身上,
卻不能平等的對待每一個人。
相差——或許人變成一堆數字的時候,我們又投放不到同理心。
以前,我們見到電視機的患重病的小孩,我們會願意捐出日用錢給她,
就只為她有一絲機會可以痊瘉。
但從小到大,
我們不知道身邊有千千萬萬的人在病患和苦難中嗎?
談愛滋病,我們聽到一大堆的數字。
談飢荒,我們聽到一大堆的數字。
談以巴戰禍,我們聽到一大堆的數字。
我們在意過飛彈的多少,聽過過千的人死亡。
但我們卻不能投放一個小錢,甚至有時對這些活生生的人無感,
只因她們變成了一堆數字。
一堆數字的出現和消失,
是一堆活生生的人生命消失,我們的目光停留一瞬,
卻是過眼就把她們遺忘。
自己放到一點同理心在他們。
但過眼而去,
我們的同理心就似乎在一瞬,
隨着她們生命的消失,同理心都消失, 暫時看不見了。
同理心似乎不是我們說的大愛。
若只是單靠我們感受別人多少,
而選擇幫助別人多少,
我們的同理心似乎很快就用完了。
有點感歎同理心的微小。
我們的日常中,這些微小的感覺支撐著我們和朋友的關係,
雖然我們是何等微小軟弱,
但當我們願意將同理心放在別人身上,
這些時刻又是何等珍貴呢?
珍重,我的同理心,我的心。
#思緒筆記 #Stepasidehk ===== ===== ===== =====
FB: @stepasidehk
IG: stepasidehk
Fanpiece: 不連貫,Step aside (品味生活)
===== ===== ===== =====
Photo Credit:
https://unsplash.com/photos/SZYreZsJ-fE/
請按此登錄後留言。未成為會員? 立即註冊